每日阅读 – 2014/06/24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IT
  • Post comments:0评论

最近在重温「你的灯亮着吗」,虽然之前已经看过一遍,但里面的内容读起来依旧Open My Eyes,对下面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悟

In the beginner’s mind there are many possibilities,
in the expert’s mind there are few.

— Shunryu Suzuki

平常遇到一个问题,总是本能地会想到大概会是怎样的解决方式,但事实上解决方式远不止一种,甚至问题的定义也可能不一样。而这种初学者的心态对于更深入的理解和技能的提升是有很大帮助的。

就像切蛋糕这么简单地事情,其实也可以有不同的切法的。

问题就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别。

“忽略问题”是一种古老但有效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其实是让我们降低敏感度。当敏感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再也感受不到事物现在的状态和理想中的状态有什么区别了。

别把问题的解决方案误当作问题的定义,当这个解决方案是由你提出的时候尤其如此。

每一个解决方案都是下一个问题的来源。

某些问题最困难的部分就在于发现问题存在。

看看你对问题的理解,如果想不出至少三个可能有出错的地方,你就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问题。

人类的适应能力非常之强,几乎可以容忍任何形式的不协调,除非他们意识到容忍问题不是唯一的办法。

与最初错误地定义了问题的人相比,一个拿到了新的解决方案的人更容易看到哪里不协调。可是一旦最初的陌生感褪去,人所共有的适应能力就会忽略不协调之处。

以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web页面里的导航被叫成「面包屑」,好别扭。原来里面还有这么个典故,大意是小孩子被父母抛弃在森林,靠着撒着的面包屑找到了回家的路,所以就成了导航。

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的查理芒格老爷子的演讲,结合自己独特的人生阅历,分享了他这么多年来的悟到的一些道理。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元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终生学习的理念。

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出生之前发生过什么事情,在生活中就会像一个无知的孩童。

你们必须掌握许多知识,让它们在你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思维框架,在随后的日子里能自动地运用它们。

对于复杂的适应系统以及人类的大脑而言,如果采用逆向思考,问题往往会变得更容易解决。

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我认为这个世界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普朗克知识,它属于那种真正懂的人。他们付出了努力,他们拥有那种能力。另外一种是司机知识。他们掌握了鹦鹉学舌的技巧;他们可能有漂亮的头发;他们的声音通常很动听;他们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其实他们拥有的是伪装成真实知识的司机知识。

还有就是,你们一定要非常勤奋才行。

还是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的一篇文章:德式阅读的力量,德国人以他们严谨的工艺而闻名全球,殊不知他们的阅读文化也是异常深厚。

整个德国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安静的氛围,在这里人们无聊的只能看书了。。。所以这个无聊的国家出了很多的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诗人。。。

有91%的德国人在过去一年中至少读过一本书。其中,23%的人年阅读量在9到18本之间;25%的人年阅读量超过18本,大致相当于每三周读完一本书。书也成为了朋友之间最受欢迎的礼品。

德国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人均藏书一百多册。他们认为,“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在写过诸如Paper / Flickr等几个知名App的设计细节、动画分析后,Brian Lovin 这次给我们带来了Path for iOS的设计细节。Path 4.0推出后,把Message分离了出去,单独做了个App:Talk。这也成为了很多人的槽点,本来一个App就能搞定的事情,为什么要分成两个?还得重新下一个。另一个槽点是放弃了经典的左下角「+」入口,而变成了大众的底部Tabbar导航,虽然点击「+」号的效果还在。不过Path依旧是一款高质量的App,这篇文章用动画演示了一些很不错的设计细节。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