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这么动荡,企业怎样面对“习惯的力量”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IT
  • Post comments:0评论
管理

最近在中欧商学院举办的一次讲座中,嘉宾吴清友,诚品书店的创始人,推荐了五六本好书,其中就有《习惯的力量》。去年21世纪经济报道,中欧商业评论,红枫书叶联合各商学院发起的“商学院校友十佳好书”评选,这本书名列第五。毫无疑问,《习惯的力量》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很多书并不因为其流行而缺乏价值,尤其现在,变化太快,需要迅速思考、快速反馈,过度追求所谓的经典和古典,可能会错失很多精彩的思想。

《纽约时报》商业记者都希格写这本书的目的,应该是全面地探讨“习惯”概念的本身,全书从人类神经学入手,谈到个人习惯、组织习惯以及社会习惯,旁征博引,材料裁剪非常有才华,仿佛是某个剪辑大师出品的一部记录片电影,结构不输于Discovery,BBC之流。

都希格的全部阐述,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习惯的力量,比你想象的要巨大”,当然,如果进一步,应该是“某一类习惯如果能够改变,那么可以带动其他习惯的改变,这种习惯叫核心习惯”。这个结论,类似于我们经常说的抓住主要矛盾,纲举目张的意思。

核心习惯的概念,是整本书最精彩的部分。但是核心习惯的改变,到底意味着什么?也就是,其本质含义是什么?这一问题,书里没有明确回答,但是隐含在全书之中,其实有这样一个观点:习惯改变就是基层信息传播规则的改变,包括传播的渠道,传播的内容,传播的频率等,这会带来管理变革和商业模式的革新。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理解习惯改变和移动互联网之间的一些重要关系。

我挑选两个案例来说明这一点。第一个是美国铝业公司的改革。

企业时钟(美国铝业公司的改革)

那一年是1986年,美国铝业公司财年业绩大幅下滑,管理混乱,士气不振,公司决定更替CEO。他们挑选了奥尼尔,一个政府官员。后来奥尼尔担任美国财长,但我看来,远不如他在美国铝业CEO位置上神奇。

奥尼尔上台之前,举行第一次媒体见面会。有趣的是,奥尼尔没有宣布任何一个重大的新项目投资、削减成本或者其他振奋人心的计划,而全部聚焦在一个问题上:铝业公司的工伤发生率太高啦,要坚决降下来,要成为全美,全世界最安全的企业,要零工伤!在场的投资分析师大为惊愕,有的第二天就宣布抛售股票。“零工伤”的目标确实莫名其妙,生产事故无法避免,如此苛刻的要求简直无法理解,而且,这家伙居然不搞点新投资,兼并收购什么的,这游戏怎么玩?

当然,抛售股票的投资者将后悔终身,因为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镁铝当年的利润就大幅度上升,5年之后股价翻番。在这过程中,奥尼尔始终将“零工伤”放在第一政策。而公司上下都认同,确实是这个政策,带领大家走出了泥淖。奥尼尔有一个说法,一项改革,你不能要求大家怎么做,你必须破坏一个旧的习惯,建立一个新的习惯,让新的习惯成为公司整体习惯革新的源泉。奥尼尔建立的新习惯,就是”零工伤“政策。

“零工伤”的具体要求是:一个员工受伤了,24小时内必须要汇报到奥尼尔处,同时提供改正措施。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要求。书中没有明确说,这个简单的规定为何能带领美铝公司成功。但如果你学过传播学,同时理解企业的运作,会发现这其实是设定了一种新的基层信息交互规则,在这个交互规则的表面,是一个行动机制,也就是“员工受伤——24小时汇报+改正措施——KPI考核奖励”的回路,但是隐含的是基层信息流转的巨大变化,其中24小时是一个关键词。

美铝是一个大公司,24小时内要将信息传达到奥尼尔耳朵里,总部必须要和分部保持联系,分部必须和工厂厂长保持关系,厂长必须要和车间保持关系,车间必须要关注每一个工人的情况。这个信息链条,用24小时串联起来,也就是规定了公司内部的信息流转速度,尤其是由下至上的传递速度。

这个速度的意义在哪里?就是使得整个公司的运转有了统一的时钟。为了达到“统一时钟”的要求,基层的经理、厂长、工人之间,重构了原来的信息交换体系,这个包括整改措施的研究和汇报的速度。有了这样的统一时钟,公司的效率必将大幅提高。我不清楚美铝原先的时钟是多少,估计会有一周甚至更长时间,但是在奥尼尔的指导下,这个公司的时钟减缩为24小时。

这个时钟的设置,必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否则就不能推动如此庞大臃肿的公司转型。所以,“零工伤”是奥尼尔坚持到底的政策,公司上下很多人以为这个政策将昙花一现,坚持不了“三个月”,最后发现都错了。奥尼尔用这个政策,重设了公司的时钟(24小时),进而改变了基层的信息交互规则(各级都重塑了沟通体系),从而塑造了一种核心习惯,最后,这种习惯蔓延开来,影响整个公司的转型。具体的细节是,在这个24小时的节奏下,在上下信息沟通节奏加快的背景下,底层的很多经理、工人参与到公司的管理中,提出很多改变作业流程的建议,参与度和士气都逐步恢复。

书里用“小成功”来解释这个变革的成功,认为微小的成功,逐步积累,小胜为大胜,所以成功。我觉得这不是重点,”改变内部信息传递规则“才是关键。在奥尼尔这个案例中,是通过改变信息沟通的频率(24小时)来获得的。当然,美铝公司同样做了其他商业上的举措,也推动了各种改革,但是”零工伤“是第一政策的地位,保证了整个公司的基本运转效率。

这个案例很值得借鉴。现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之下,传统产业都患上了”移动互联焦虑症“,一看不懂怎么玩,二不知道怎么转型,三迷惑于各种互联网思维。但是很多人在跟随了小米的模式之后,发现公司要散架了。呵呵。其实,大家最需要检讨的是企业内部的生命钟,也就是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频率,这个频率要同步调整对接外部信息传播的频率,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转型。这可以是一个转型的对标尺度。

补充一句,信息传递规则变化,对个人其实也是一样。个人的核心习惯的改变,是可以引导和影响其他行为的,可以改变自己的娱乐、消费、工作等其他习惯。书里谈到,一个经常锻炼的人,即便他一周一次,整个生活面貌都会完全不同,其本质,很可能是改变了他生活的信息反馈速度和规则。习惯的改变,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阐释,就是一个信息传播渠道、速度、频率的变化。

社群网络

再说说第二个案例。马丁路德金的案例。

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是,所谓的社群模式,自古以来就有啊,不是互联网的产物啊,甚至,应该是互联网让我们回到了部落时代。呵呵,这是麦克卢汉说的,他说我们将回到电子部落时代。我觉得,这个案例是一个非常好的互联网案例,或者说社会化媒体的案例,虽然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

话说在1955年12月1 日的蒙哥马利县,一个美国女黑人上了公交车,一个重要的历史开始了。这段历史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当时法律规定公交车前三排是白人地盘,黑人只能坐后面。那一天,有三个黑人坐在前面三排,而一个白人站在车厢当中。驾驶员是个白人,于是要求三个黑人都后车厢去,三个黑人听从了命令。而一个叫做帕克斯的女黑人,当时坐在第四排,这个位置不是白人专区,而是各色人种都可以坐。可是不知道为啥,驾驶员坚决要求帕克斯让位置,而帕克斯就是不让,然后驾驶员叫来了警察,警察根据当即逮捕了帕克斯。然后,巨大的抗议浪潮开始,涌现出一个叫做马丁路德金的人,民权运动最后席卷了全美。

其实,帕克斯不是第一个被逮捕的,之前零零星星有不少同样原因被捕的。但是为何是她,而不是别人的被捕,能引发如此巨大的反抗浪潮?之前的黑人被捕,为何没有这么大的震动?这是很有趣的现象。一个重要的观察角度是,帕克斯是当地社交社群的超级活跃分子,按照目前的互联网社群话语来说,她是各个社群之间的“强关系者”,这有点像我们微信群里的横跨N个微信群,同时又在各个群都很活跃的人。

在蒙哥马利,当时黑人的社会生活都从属于教会、社团、社区公益组织、社会活动中心,等等,虽然当时没有互联网,但是人群的分布是一样的,都属于各种社会性质的团体,就像我们各种微信群。帕克斯就活跃在各种社团中,不分经济和肤色,根据《习惯的力量》描述,她参加的各种社会组织接近10个,而且都扮演活跃分子,她天生具有一种社会活动家的才能,可以激发大家参与到社团的活动中。也就是说,她是整个蒙哥马利县的一个强关系的人物,与社会各阶层都有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她的朋友可以从清洁工到教授,而这些社团和阶层平时并没有固定联系,她其实是连接整个蒙哥马利的节点性人物。

所以,她的被捕,很快变成了一个牵动整个城市的事件。以前,当地政府逮捕的是籍籍无名的小子,这一次,当地政府是逮捕了一个“强关系者”,所以会引发后来的浪潮,不像以前那样,只有几声抗议。这个逻辑,和西门子当年得罪罗永浩是一样的。

但是只有一个“强关系者受害”,并不能使整个局势变得不可收拾。也许游行罢工就是一天两天。接下来的环节里,是需要有人组织的,而组织的结果,是依靠一种“团队压力”来吸引和迫使其他人跟进。一个团队,先是一部分认识和同情帕克斯的人去游行了,然后出现组织者,鼓动另一部分加入,于是一半以上的人参加了,而剩余的人会受到压力,最终也跟进了。所以,在一个关系紧密的社群中,“团队压力”是必然的推进器。

一般来说,微信群里,500人的超级大群,几乎没有团队压力,但是分出去的一个个小群就有一定的团队压力,尤其是40人以下的小群,有过多次线下活动,团队压力会很明显。同样,在一个学校里,几乎没有团队压力,但是在班级里,就有很强的团队压力。

社群的成长,团队压力是第二个环节。当然,只有“团队压力”,也是不能持续的。从任何一个组织看,必须要有超出群体的信仰层面,才能引导群体走走向成熟。当时帕克斯因为她的强关系,调动了一部分人站起来,组织者推动了另一部分人站起来,剩下的在“团队压力”下站起来。但是这事情怎么持续?马丁路德金提出一个口号:“非暴力不合作”。他在面对暴力的时候引导大家:“爱你们的敌人,诅咒你们的,要为他祝福,迫害你们的,要为他祷告。”

这是信仰层面的事情,因为马丁路德金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阐释这件事情,他说,这不是蒙哥马利一个地方,发生在1955年一个时间的事情,而是上帝安排了这个运动,它使印度摆脱了英国,使美国摆脱了奴隶制,在漫漫历史长河里,这样的抗争运动是持续连贯的,彼此互为一体的,是上帝的旨意,蒙哥马利的故事只是历史在当下的延续。基督死在十字架上,就是为了带来这样的抗争运动,带走大家的原罪。

当马丁路德金从历史的角度来阐释整件事情后,蒙哥马利的黑人们忽然和整个人类的历史联接在一起,能感受到历史的脉搏和进程,这样,人的行动就具有历史方位感,人就有了前所未有的道义感、正义感和崇高情怀。如果这个运动没有这种阐释,转向单纯的暴力对抗,是无法获得这样持续的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很容易重塑群体的行为习惯,也就是每个人都具有历史使命感,参与感,情绪彼此影响,很容易成为一体,使这个运动自我运转、持续发展。在场景细节中,个别成员如果要脱离团队,其面临的压力并非来自自己团体的,而是来自历史的,信仰的、道德的整体压力,脱离团队=背叛信仰(一切),这是一个潜意识里就排斥的选项。

蒙哥马利案例当中的三级跳,从帕克斯开始,到团队压力,再到信仰引导,最终成为熊熊大火。在社群的建设中也一样,首先是帕克斯这样的人要推动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要有一批组织者来调动一半以上的成员参加,其余成员被迫加入,然后进一步定义这个事情的意义(譬如,我们不是仅仅为了帕克斯,我们是为了上帝的要求)。一旦成为类似的信仰层面,整个组织就会自我衍生和运转。这是多么好的节奏。不过,现在一般的社群好像到了第一个层面,就中断了,因为品牌的社群希望人数多,恰恰不利于“团队压力”的形成。在这方面,小米手机的社群运营值得借鉴,他们花了巨大精力去做线下的活动,形成小团队的规模性的聚集。其实,身份认同既是粉丝对品牌的认同,也是粉丝相互之间的认同,前者建立在后者基础上的,没有后者,那是工业时代的品牌战略。所以,促进粉丝之间的认同,是社群建设的重要一环。

这本书中没有提到蒙哥马利的社团规模,我估计平均不会超过200人。因为帕克斯被捕后,是一个个小群得到消息,纷纷各自启动的,如果是一个大群,即便帕克斯也认识那么多人,但是占比例还是会很小,最终不能影响全体人民。一个个互不链接的小群,才是发酵的基础。想想看,人少,那是多么容易起一致的调动情绪?对待粉丝,要分而治之,呵呵,这个对社群的建设,是不是很有启发?

这个世界就是因为各种信息交换规则的变化而不断演化的,习惯的重塑就是信息传递规则的重塑。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面对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将会有很大帮助。《习惯的力量》是一本类似于《影响力》这样的书,简洁明了,不装,不故作高深,但是每一个观点都实实在在地刺激你的思考。五星推荐。(本文独家首发钛媒体

 

(钛媒体作者  潘乐群 (微信账号:文创家  zhiqiran002))

(关注更多钛媒体作者观点,参与钛媒体微信互动(微信搜索“钛媒体”或“taimeiti”))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