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易趣不复返

易趣不复返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IT
  • Post comments:0评论

[ad_1]

本周,公众终于陆续发现,自1999年起悄悄运营至今的国内首个C2C电商网站——易趣网,要关停了。

打开易趣网首页,便有公告弹出称:由于公司调整运营策略,决定停止易趣网络平台运营,关闭易趣网站。202281224:00前,易趣网将关闭网站所有商品、商铺的交易功能,同时关闭易趣网用户注册、登录、充值功能,关闭网站服务器。

 图源:易趣网
图源:易趣网

再点进任一商品详情,均已是失效链接。不同于新世纪初始就各项指标排名榜首、标称中国第一大电商网站的辉煌,当下甚至很少有人能说出个大概,易趣网的运营和维护,何时戛然而止了。

成立于1999年,市场份额在2003年达80%2006年迅速跌至29%2012年仅剩0.01%,曾经属于最先一批抓住中国互联网和电商发展机遇的易趣,23年来究竟发生了什么?

易趣网的创始人是典型的海归派创业者。1999年,在美国读完本科和硕士的邵亦波,将和eBay定位一致的C2C电子商务网站易趣带向了中国的消费者,个人可以在易趣上卖出或购入物品。受到美国拍卖、收藏文化的影响,易趣商品的品类特色是邮票、二手专辑、明星所有物等能勾起收藏品爱好者情怀的二手物品。成立两个月,易趣注册用户达到了4万,网上交易额突破1000万。

20002月,易趣网首创24小时无间断热线服务,20005月,易趣并购5291手机直销网,开展网上手机销售。该业务成为了易趣的一大特色之一。

易趣在资本市场也很受欢迎。在eBay商业模式和海归创始人良好投资关系等的综合加成下,易趣创立以来就陆续获得了超过2200万美元的投资。20023月,易趣拿到了eBay3000万美元注资,双方正式结成战略合作伙伴。200210月,易趣注册用户超过300万,在C2C市场的占有率高达80%

而转折紧接着在下一年就发生了。20035月,阿里巴巴旗下C2C交易网站淘宝网上线,向易趣发起直接挑战。20036月,邵亦波因家庭原因退出团队,eBay在此契机下被eBay1.5亿美元全额收购,改名“eBay易趣

平台、推广、支付,易趣被淘宝从这三个方面层层击破。

网民的在线消费热情高涨,但易趣却在吸引卖家的环节上先出了问题。和东家eBay一样,为了商业模式的平衡,易趣在中国独一性地奉行收费政策。对于用户而言,仅是上线商品就需要缴纳0.1元到8元不等的登录费;商品成交需上缴8%左右的服务费;此外是选择置顶或排在首位之类的推广费用。

同时,eBay将易趣的服务器搬到了美国加州,导致用户访问速度变慢。邵亦波仓促离去后,eBay将易趣交给了无创业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打理,内部的决策流程同样冗长繁杂。易趣自家高管就曾在公开平台上怒言,修改官网上一行错误的文字描述,竟需要花上9个月的时间,

相比之下,淘宝则是一开始就高举着三年又是三年的免费大旗。旗子一举,中国商家难免心动。虚拟店铺的搬迁,不需要精心挑选地址、盘店、装修。换个平台卖货,几乎只是动动手指的事。在商品品类方面,淘宝也捕捉到了中国消费者对日常消费品、大宗商品的需要(相比起收藏和情怀物品)。

免费政策的基础上,淘宝又延续草根的路线,绕开易趣已在门户一线网站上建立的排他性广告壁垒,将营销阵地转移到了中小网站上,尤其是将个人站长联盟起来做推广。此外,淘宝也跳出互联网去地铁、平面媒体、影视产品里做推广。

免费大势之下,淘宝的网站点击量和浏览量都上去了,但交易量却停滞不前。当电子商务的成交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对网上现金支付安全性的担忧便愈发不容忽视。

为了保障网络交易的安全,阿里巴巴在淘宝网上线5个月后,便推出了担保交易工具支付宝。其最初的运作模式延续至今,并已成为每笔交易的必备:买家下单后,将钱款打入银行代管的第三方账户(淘宝网的银行对公账户),淘宝收款后通知卖家发货;买家收到货并确认与货物描述相符时,淘宝才把钱打给卖家。

相辅相成的,淘宝还陆续推出淘宝旺旺、上线包邮,让买卖双方用户更方便地交流。

而易趣网在整整一年后,也就是200410月底才推出类似服务安付通,不过更倾向于保障买家权益,允许买家先验货、后付款。卖家也怕发货收不到钱,易趣更迟推出的担保服务,却有明显的偏向性,被认为是卖家不友好的。

支付宝、旺旺、还有后来廉邮包邮等的推出,仿若一剂剂强心针。在消费体验上,淘宝网的改进让虚拟交易无比接近现实买卖;在商家体验上,淘宝则最大程度发挥了虚拟交易的便利。卖家、买家,纷纷向淘宝倒戈。淘宝名副其实地将电商模式人性化”“本土化了。

2005年,淘宝已经占据了57.1%的市场份额,成为市场第一。伴随着eBay撤资易趣,一切似乎尘埃落定了。

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灰头土脸的战败的易趣,在2006年还推出了国内首个基于WAP技术的手机购物平台。从构想来说无疑是战略级的、前瞻性的,瞄到了下一个大浪:移动互联网浪潮的来袭。但往现实一看,易趣手机平台上的商品信息数据库并未与易趣网站上的数据库对接;并未开通无线支付的功能,而只是开通了短信通知交易信息的服务。也就是说,消费者在手机下单,最终还是要跑到网页支付。

从现在往回看,彼时移动交互商用技术尚未成熟,国内消费者还没浸入到手机购物的环境中。手机易趣又像是昙花一现地挑战了一下。

20107月,仅剩4.6%市场份额的易趣做出了能被公开检索到的最后一次挣扎:结合eBay全球集市、PayPal海外商户的资源,为中国网友推出海外代购的服务。延续了易趣早期发家的传统,仍然是依靠卖家代购、个人代购。

但是,2个月后,国家海关总署开始调整关税政策,关税免征额度从400元(港澳台地区)或500元(其他国家和地区)大幅降至50元。据当时的媒体测算,一件发票价为1300元的海外商品,按照50%的税率计算再刨除免征额度,9月前入境仅需缴税150元,而9月起则要缴税600元。易趣还未成熟的海外代购业务,可以说是刚出发,桥就断了。

值得一提的是,易趣声称基于eBayamazon等海外购物网站推出个性化代购,却依旧没有做相应的汉化处理。原物品界面是英文,消费者只能通过网页自带的翻译工具来了解详情。当时的译文又大多生硬,如,购买4得到自由运输! 在美国范围内。 !” 意思其实是美国境内,购买4件免运费!

当时已有网易考拉、天猫、京东等发展成熟的跨境电商,代购策略、沟通、认证都相对清楚。更重要的是,用户也早就习惯了淘宝购物的界面、物流、体系。易趣这最后的挣扎,还是没扎起来。

最怕老骥伏枥,不知志在何方,又只叹生不逢时。易趣网从一开始的抓住电商浪潮、并站上尖尖,到业务屡次调整三番碰壁,令人唏嘘。2012年,成为香港Tom集团全资子公司的易趣,在第三方机构研报里的市场份额仅剩0.01%,被最终标注为:可以忽略不计

[ad_2]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