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贪错了地方 一个怕错了方向[404]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IT
  • Post comments:0评论

前北大教师沈阳的事,没完。

余震当量级,不比沈阳弄出来的地震小。

一位本科生与她几位同学,要求北大公布当年调查沈阳事件的详细情况,后者看来非常紧张。

这位本科生写下了她的遭遇,成为中文互联网上相当热议的事件。

人们先是转发文章,然后是截屏做长图转发,然后再把图片倒过来斜过去转发。

稍许了解点北大的人都知道,当年沈阳事件处理,恰逢北大建校100周年。

而今天,则是120周年。

两个甲子,同样大日子。

沈阳是一种贪婪。

仗着自己手上的一点点微末师权,对其学生动手动脚,实施性侵,无非就是下半身那点不上台面的欲望。

贪错了地方。

北大则是一种恐惧。

生怕120周年搞出点丑闻,面子过不去。今天的学生,早已不是二十年前沈阳做教师时候的学生。

惧错了方向。

我一个朋友这么说:

本来沈阳的事情跟本届校领导关系不大,完全可以转危为机,错失这个机会不算,学生申请信息公开,也完全可以以公开点赞加引导的方式解决。然而,一切让位于维稳,现在小事变大事。看他们120周年拿什么来庆祝!当然,他们还是会照样开校庆大会,但我觉得,要逆转如此颓势,惟有校庆公开表彰岳同学这一条路了,因为她才是北大精神的护法。当然,他们肯定不会这么干,依然会步步紧逼岳同学。

我告诉这位立志今年要嫁出去的梨视频某单身未婚女青年:你想多了。

如果北大当下领导这么想问题,那就是贪所致:更彰显北大精神。但其实他们是害怕,是恐惧。所以不会这么想,更不会这么干。

沈阳事件爆发后,我曾和几个朋友私下里说过类似的话:你们是没见过高校行政体系龌龊起来又多龌龊的,与沈阳相比,毫不逊色。

这个体系里具体到个体,可能没那么恶。整个体系行起恶来,是一个制度推动的恶。

这里有个词可以形容这样的体系:矫枉过正。

比如说,部级领导说:这次校庆要尽可能多展示优点。局级领导就说:不要暴露缺点。处级领导就说:任何一个小缺点也要防患于未然;科级领导就说:呀,那里有个学生好像需要去沟通一下;股级领导就说:赶紧让那个学生闭嘴;干事就立刻半夜一点钟去找人父母了。

每一级都将恐惧放大,最终你看到的,是一个张牙舞爪但其实内心深处怕到极点的体系恶魔。

色厉内荏。

公号“猛的号”,今天推出一篇文章:呵,清华教授说《无问西东》很虚无

标题是和清华的李彬教授有关,但正文也浓墨重彩地提到了北大这件事。

号主明显是对新传学界颇有微词的前媒体实务派人士。ta这么写道:

业界已经气若游丝,学界还在那里自娱自乐,要么翻历史故纸堆来验证理论的伟光正,要么一知半解地套用西方话语来装大尾巴狼。

而我前述那位恨嫁友人也说,你看看你们学界,从沈阳到今天北大修理这个学生,你们哪路教授发过言了?

学界的虚无主义真是严重到不行。

说起来我推荐这篇文章,主要是想推荐底下被置顶的留言:

一束光照进铁塔,铁塔里的肮脏龌龊被显现,这束光便有了罪。

我查了查,具体出处不是太详实,疑似来自暴走王尼玛。后者因此而被下架。

这句留言真是应景之至。

以下贴一段对话。

我一个朋友问我的看法。

人民日报公号矩阵里的评论号“人民日报评论”也推文一篇:如何聆听“年轻的声音”? | 锐评

小心翼翼地摆了一个和稀泥姿态,劝说两头都换位思考一下。

又有朋友和我说,这算是一个定性了:是对话问题,不是本质冲突。

这句话我同意。

但接下来这句话我倒不是很同意:这个议题算脱敏了。

脱敏了么?

不见得吧。

人日说得你我说不得的事,又不是没有过。

在今日份的刷屏日报上,新榜创始人徐达内说:人民日报出来谈北大,总没人敢删了吧

挺对的,人日当然是不太容易被删的。

我这种高校里的小讲师,那就看看这篇能活多久吧。

甚至这个号。

—— 首发 扯氮集 ——

作者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天奇阿米巴基金管理合伙人

一个贪错了地方 一个怕错了方向[404]最先出现在扯氮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