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翼杀手》35年后重启依然超前,国产科幻电影为何仍在起步阶段?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IT
  • Post comments:0评论

“如果上世纪80年代只能选出一部殿堂级的电影,那无疑是《银翼杀手》。”在大部分影迷眼里,《银翼杀手》堪称“影史最经典科幻之作”。

1982年,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科幻杰作《银翼杀手》横空出世,为科幻电影树立了标杆。

其中,克隆复制人与人类在末日之争的反乌托邦情节设定、赛博朋克风的美学形式、精巧的台词以及对人类与复制人存在关系思考的哲学内核,让《银翼杀手》超越了电影本身,成为一种时代的文化现象,并间接影响了《攻壳机动队》和《黑客帝国》三部曲等一系列科幻电影。关于主角瑞克·戴克是否为复制人的身份之谜更是在之后被影迷们反复玩味。

可经典不应只被怀念,更应该得到延续。35年后,由《降临》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的续作《银翼杀手2049》重启上映,像一颗重磅炸药燃爆了全球影坛。

《银翼杀手2049》此前已经率先于10月6日登陆北美院线,目前影片烂番茄新鲜度保持在89%,爆米花指数稳居81%,IMDB评分8.5,被国外媒体和观众称赞为“超越前作,比原作更优秀”和“年度神片”。口碑的炸裂,一方面,让该片成功跻身奥斯卡颁奖季的热门,一方面,也让观众对这部口碑逆袭的封神续作的期待值无限攀升!

10月27日,《银翼杀手2049》在内地正式上映,虽然上映初期,面临2D和3D之争,票房成绩差强人意,但口碑方面却十分惊艳,目前豆瓣评分高达8.5分,超过了前作的8.1分,成为罕见的口碑超过第一部的续集电影。未来,凭借逆天的口碑,票房劣势或将得到缓解,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而随着《银翼杀手2049》在内地的备受瞩目,也再次将“中国为什么拍不出像样的科幻片?”这样的话题推向了风口浪尖。

的确,这些年,中国观众记住的科幻片几乎无一例外地来自欧美进口大片,而对比进口片票房和国产片票房,可以发现中国电影市场对科幻电影的认可度是如此之高,在最近几年的年度票房前20名里,科幻电影的数量占据半壁江山,但却鲜有国产影片的身影。

那么,这一次的《银翼杀手》重启能否给国产科幻片带来一些启示?而在多年的发展中,中国的科幻电影又面临怎样的挑战?未来该如何去应对?都是本次文创资讯想要探讨的话题。

《银翼杀手2049》:站在“经典”肩膀之上颠覆升级

由“科幻之父”雷德利·斯科特执导,哈里森·福特主演的《银翼杀手》,是根据菲利浦·迪克(Philip Dick)的小说《复制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改编而成,被认为是新旧科幻电影转折点的分水岭作品。影片于1982年6月在美国上映,讲述了银翼杀手德卡接受了清除复制人的任务,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爱上了作为复制人的瑞秋。

时隔35年之久,《银翼杀手2049》又会以怎样的方式来续写故事,如何再度对人工智能的命题进行展开想象呢?

《银翼杀手2049》讲述了在人类与复制人共生的2049年,两个种族之间的矛盾已上升到不可调和的程度,战争一触即发,人类存亡危在旦夕。新一代银翼杀手K,寻找到已销声匿迹多年的前代银翼杀手瑞克·戴克,共同破解即将颠覆人类社会的惊天阴谋,并联手,再次制止了人类与复制人的命运之战。

《银翼杀手2049》围绕“复制人与人类关系”的命题展开,开创了一个更宏大的银翼杀手的世界。影片中,琳琅满目的全息广告、全息虚拟的AI女友、疾驰而过的空中回旋车、萧条无边的科幻之城、华丽迷离的赛博朋克风……一系列前所未见的视效奇观,把观众对于科幻电影的视觉想象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

与前作《银翼杀手》一样,《银翼杀手2049》还是一部布景细节甚为丰富的科幻电影,不管是中西方合璧的建筑布景,还是精致的特效制作,抑或是华丽迷离的赛博朋克风,都能够被无限的解构,无限的延伸,就连城市中小小的标牌都汇聚着世界各地的语言。

混杂的城市、细致的道具、精心的细节背后,其实是多元文化的杂糅,以及对人类自身的否定和质疑,科幻外壳终究只是这部科幻巨制的时代包装,某种角度来看,电影中人格化的复制人与冰冷的未来城市形成强烈反差,这也是这部电影最耐人寻味的地方。

不仅如此,就像科幻片的终极意义不仅仅是构建视觉奇观一样,《银翼杀手2049》还重在探讨生命,探讨哲思,瑞恩·高斯林饰演的银翼杀手K,更像一名在未来废土世界里穿梭的孤独杀手,与其说他在追杀,不如说他在寻找自己。

此外,影片还提出了一系列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科技过度开发所带来的城市衰败、气候变化、基因工程以及人口过剩,无不在影片细节中有所体现。可以说,影片不仅要改变大家对人类与科技关系的看法,更将促使大家去探索人类本身的生存。

《银翼杀手2049》是《银翼杀手》的35周年经典重启之作,也是前作的续集,导演维伦纽瓦在致敬前作的同时,也赋予了续作自己的特性,因此即使没有看过前作,也可以欣赏这个故事本身。

而且,影片的视觉风格和高科技设定,也都在前作基础上进行了颠覆升级。可以说,《银翼杀手2049》是站在“经典”肩膀之上颠覆升级成的惊世之作,它几乎满足了人类对科幻电影所有的想象。

好莱坞科幻片称霸天下,国产科幻电影却陷入“难产”

科幻是全球电影史上最能赢取票房的电影类型之一,占全球市场4成以上的票房,在好莱坞票房中更超过一半。在全球TOP10的电影票房中,有6部是好莱坞科幻电影。比如票房第一的《阿凡达》就是科幻电影,其2009年的票房高达28亿美元。

而在我国电影市场中,科幻电影同样具备超强吸金能力。根据《中国影视舆情与风控报告(2016)》显示,我国大量票房正在向着少数电影聚拢,票房Top10的电影拿走了三分之一的票房,其中,不乏科幻作品,如《星球大战》、《X战警》,看往年也是如此,《复仇者联盟2》获得14.6亿票房,《侏罗纪世界》14亿,火星救援》5.8亿,科幻题材的电影收割不少票房。

由此可以预见的是,《银翼杀手2049》此次内地上映,势必会一如既往地彰显好莱坞科幻大片强大的市场吸金能力。

不过,和好莱坞科幻电影的一片繁荣相比,中国科幻电影一直是我国电影产业不敢触碰的一个“软肋”。

曾被视为中国科幻片的希望的《三体》,不仅不断跳票,连电影改编的版权也传出了易主的消息,曾经“90%的视效”的豪言更是让片方进退两难,成了一个被人反复吐槽的笑话。

事实上,早在前几年,就有媒体根据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中美国科幻电影的票房成绩来预测,说中国科幻电影处于井喷前夜,可一直喷到了2017年,这个前夜,也还没结束。

另外,早在2014年,就有业内人士预测中国即将进入科幻电影元年。尤其是在2015年,刘慈欣的《三体》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后,电影版《三体》随之启动,更是将这种期待值加到满格。

可理想和现实总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在好莱坞科幻大片在院线大放异彩的过程中,中国科幻片的成绩,却比其他任何一个类型的电影都更加“惨不忍睹”。

虽然,早在80年代中国就已经开始尝试科幻电影的拍摄,从最早的《珊瑚岛上的死光》到后来的《霹雳贝贝》《大气层消失》《不可思异》《机器侠》以及《未来警察》等等作品,但这些都属于“伪科幻片”。

直到今年《逆时营救》的上映,国产科幻片算是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幻色彩,只可惜,影片最终还是以口碑和票房双双扑街惨败收场。因此,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一部成熟的科幻电影。

中国科幻电影要逆袭,需搬走“五座大山”

这些年,中国科幻电影就像“扶不起来的阿斗”,一直没有太大起色。可是,中国科幻电影难道就这样“破罐子破摔”了吗?难道中国就这样把这么大的科幻影片市场拱手相让给好莱坞了吗?

显然不会。在文创资讯看来,中国科幻影片要有突破性发展,首先要搬走横在眼前的“五座大山”:

1.人才缺失,科幻文本匮乏

虽然这两年《三体》、《北京折叠》陆续获得雨果奖,中国科幻看起来风光无限,但无论是从出版数量、小说质量和客观环境看,现在科幻小说在国内仍然是个小众的领域。而即便是获奖的《三体》和《北京折叠》,也仍然未能让一部分科幻迷满意。《三体》一直被质疑文笔差,女性人物形象单薄,《北京折叠》则被认为“老土”,偏现实而非科幻。

众所周知,科幻电影的发展需要有大量优秀的科幻文本做基础。所谓基础就是要有足够的风格和类型供电影产业链挑选。从数量来说,目前优秀的科幻文本作品还太少,仅仅出现一个刘慈欣是远远不够的。据

悉,国内出版的科幻图书,包含引进的在内,每年不过一百来部,而美国则高达1000多部,科幻文学基础的薄弱成为了发展国产科幻电影的一大瓶颈,市场对新鲜优质科幻IP的渴求不言而喻。

科幻电影需要有好的编剧完成从文学到剧本的转换,但国内真正能够熟练掌握好莱坞类型片叙事手法的编剧很少,而懂科幻的制片人和导演更加稀缺。

事实上,即使面对优质的科幻文本,IP开发者们仍然面临另一大困难——找不到合适的编剧。中国编剧行业是重文轻理的,具有科学知识积累又真正能够熟练掌握好莱坞类型片叙事手法的编剧很少。如果继续深入分析,就会发现中国编剧的剧本似乎也缺少一些元素。那就是缺少科学前瞻性,缺少人文关怀,缺少哲学思考。

此外,国内懂科幻的制片人和导演更加稀缺。相比美国,中国几乎没有专门性的科幻片导演人才,中国有喜剧片名导冯小刚,文艺片名导陈凯歌,动作片名导吴宇森,唯独在科幻片领域缺乏“从一而终”的导演班底。

1989年,冯小宁在推出电影处女作《大气层消失》后,转而拍摄其它类型电影;刘镇伟在多部电影中杂糅了科幻元素,但总体说来还是以其无厘头搞笑风格为主。

2.特效粗糙,技术难以实现

其实中国科幻电影起步并不晚,早在80年代就拍摄出了《珊瑚岛上的死光》《霹雳贝贝》《大气层消失》等带有科幻色彩的电影,但由于特效粗糙,制作完成后给人总是惊悚片的感觉。后来虽然也出过很多,但总是骂声高过好评。

科幻电影最重要的就是特效,而这正是中国电影的软肋。国内现在大多数特效公司制作人都是美术出身,而反观国外的特效制作人通常都是学计算机或理科出身,在思维这部分有些限制了科幻电影的制作,技术难以实现,让很多制作人望而却步。

3.资金不足,不受资本青睐

科幻片的题材和内容决定了科幻电影制作的大成本,开销上亿美元不足为奇。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科技强国,美国科幻片极尽声光电学之能事,以高科技为强大支撑,使科幻片在视觉、听觉等方面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凡达》,它在让中国观众惊叹之余,也让所有的中国电影人汗颜。目前《阿凡达》系列多部续集,已于9月在美国加州开拍,4部续集连拍,预计总制作成本超过10亿美元。

但是,和美国不同的是,中国电影整体环境并不乐观。眼下因为无市场盈利先例的科幻电影出现,“趋利”的资本宁可把钱砸在综艺、网剧、合拍片里,也不敢轻易向科幻电影伸出“援手”。

4.审查制度严格,文化政策不自由

曾经,一位中国导演想模仿《星球大战》拍一部科幻大片《地球保卫战》,于是他写好了剧本,也找好了投资,准备开拍。但却最终却被广电总局以“故事会使观众产生不必要的联想,影响社会稳定”为由被驳回。于是,经过反反复复的修改,最终通过审查的剧本大纲是这样的:

许多年以后,地球已经处于一片混乱和动荡之中,但中国却是一片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景象,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然而,火星人却突然进攻地球。在危难时刻,中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派出了优秀的战士梭罗和卢克一起组成了反抗联军,抗击火星人的进攻。在人民军队的帮助下,大家齐心协力,与火星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一举打败了火星人,挽救了地球。从此地球恢复了平静,人们幸福的生活着……

试想一下,这样的故事放在几十年前,或许因为选择有限,还有观众会捧场,但换到现在这个时代,观众还会买账吗?说到底,就算国产科幻片的制作水平上来了,严苛的审查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创作的自由度。 

5.流程不规范,缺乏合理的制片管理

虽然科幻题材适合通过电影来呈现,但不代表科幻电影容易拍,事实上科幻电影十分难拍,因为从头到尾都是创意,创意非常密集。而做创意相当难,写小说一个人就可以了,电影的拍摄是一个团队,是导演编剧特技的创意合到一起,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失败,是最难拍的一种电影。

而制作科幻片的核心是管理、分工和时间规划,这是一个电影工业化的系统工程,但在工业化程度较低的中国,尚且没有摸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制片管理体系。加之在如此科幻电影复杂的流程中,各个环节都与专业水准相差甚远,困难不是一点点。

要知道,到现在国内剧本的基本格式还未统一,根本无法协同创作。而科幻剧本需要建立世界观,写“编年史”,配合概念设计的图稿修改剧本,多个编剧协同创作的需求在所难免。

综上所述,要想拍好一部科幻电影,就好比要造一辆好车,需要调动的是整个国家所有的电影产业与生态链,无论是哪一个环节稍有欠缺,最终体现在大荧幕上的差距是十万八千里。所以,中国科幻电影的窘状更多源自文学作品与导演、制片人之间的脱节。

展望:真正的“中国科幻元年”即将到来

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眼下,国产科幻片还处于发现问题,并且不断探索、试错的阶段。

虽然2017年,中国科幻并没有像好莱坞一样,有一次大爆发,但相较于往年,这一年我们的科幻电影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尽管《三体》仍旧遥遥无期,但刘慈欣的另几大IP却都算是步入了正轨。5月,改编自刘慈欣2000年出版的同名小说的《流浪地球》开机;7月26日,宁浩新片《疯狂的外星人》召开了发布仪式,宣布改编自刘慈欣《乡村教师》的电影将于明年大年初一上映;《三体》外宁浩最著名IP《球形闪电》也已经备案……

更叫人振奋的是,中国科幻电影终于在刘慈欣外开拓出了更多可能性。张小北的《拓星者》就被外界给予高度的期望值,这部作品虽然还在拍摄当中,但早有业界人士评论它是“有望开启中国科幻片元年”的一部作品。

而由古天乐主演的《明日战记》、鹿晗主演的《上海堡垒》等一线演员主演的项目的推进,则意味着中国科幻电影产业的商业化程度,又大大加深了一部。此外,在今年1月,由北京惊奇举办的中国首个科幻电影节——惊奇映像电影节的创投会上,惊奇官方还发布了计划孵化《七重外壳》、《时空乱流》、《拯救人类》三部科幻作品的准备。这三部作品涉及时空错乱、废土等多个国外科幻常用的题材、主题,对于向来以软科幻为主的国产科幻片来说,这是一次极大的突破。

所以,尽管2017年已经过去三分之二,而我们还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科幻片,但这一次,中国科幻片绝对不只是看客,也许就在不远的2018、2019年,中国科幻迷们所牵挂的“中国科幻元年”真的能够到来。

那么,等到“科幻元年”真的到来的那一天,面对虎视眈眈的外国科幻电影,中国国产科幻电影又该怎么办?

文创资讯认为,除了要搬走上述的五座大山外,还要在科学性上多下点功夫!要知道,科幻是基于科学理论的幻想,不是拍脑袋想当然乱写的。如果没有科学家的专业推算和指导,一部“烧脑”科幻片仅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很难完美地呈现出来的。

2008年11月,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了“科学与娱乐交流”的项目,专门负责为科幻电影和电视剧提供咨询,包括漫威的所有电影,无异于“好莱坞科技咨询热线”。而在中国,由于缺少这样的平台和渠道,科幻电影往往走向了奇幻或其他幻想类作品的误区。这是必须引起注意的。

在文创资讯看来,眼下中国科幻片的“痛”在于“不通”,现在要么是有创意的作家根本不懂电影工业,要么是导演不懂科幻。当然也有真懂科幻的导演,却进入不了电影这个工业体系里去。希望国内也能在这方面多搭建一些桥梁,让科幻电影的创作可以集结多方面的人才和资源,早日实现“互通”。

【钛媒体作者:文创资讯,文/黄梅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