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新方式or法外之地的智商税务所?ICO的前世今生(下)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IT
  • Post comments:0评论

现在让我们回想一下上一篇文章中对于ICO的定义:募集数字资产、筹立项目、给予代币作为交换、代币可以在市场上流通/变现……这样听起来是不是很像IPO?又或者是股权众筹?

实际上,IPO和ICO之间还是有很多不同点的。

首先,IPO或股权众筹的融资主体是企业,而ICO的众筹主体是项目。前者会让你得到分红、决策权;后者通常只能拿到代币。

其次,IPO项目和股权众筹大多只在一定的地域、圈子中流传,融资总额度和参投额度都有一定限制。ICO则是谁都能参投,想投多少投多少,想投哪个国家的项目都可以。

最后,IPO项目和股权众筹需要一定的披露,最起码需要在BP讲清自己的盈利模式是什么。而ICO通常只是一纸白皮书,告诉你我用了区块链技术解决了XX问题就行了。

这种模式的优点很显著,省去了复杂的流程,减少了创业者在融资这件事上花费的时间。也大大的降低了参与投资的门槛,让每个人都可以参与。

但论其缺点,可比优点多的多。第一就是在法律层面,先不说监管何时出现,这种类似“众筹给个人”的行为,连个法人都找不到,等到撕X的时候都不知道去告谁。第二,由于资金都直接经由普通投资者到达团队账户中,没有投资机构从中对项目的进展进行监督,更不知道资金流向。这样一来,其中的风险就极大的增加了,而且这里的风险指的并不是市场竞争、经营不善带来的风险,而是和P2P一样,直接跑路的风险。

凡事都不是一概而论的,我们可以先看一看成功的ICO案例,比如以太坊。以太坊是一款建立在比特币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产品,主要功能是利用技术制造去第三方的合约。要运行这个合约,就要应用以太坊推出的货币——以太币。

 

在2014年,以太坊进行了ICO(当时还叫IPO),募集了3万余个比特币,为ICO创下纪录,如今的涨势也不错。

还记得上一篇文章中那个关于游戏币的比喻吗?ICO项目和任何一个项目都一样,用户量越大、代币的流通率越大,代币才会越值钱。那么以太坊是如何获得如此之多的用户量呢?答案竟然还是ICO。

没错,如今大量的ICO项目,都是建立于以太坊技术之上,募集的也是ETH(以太币)。想给ICO投钱,先要把人民币换成以太币。以太币的数量上限是固定的,来参与的人多,不涨才怪。

于是现在我们明白了,投资ICO项目,要承担两部分风险。第一部分是项目的本身的,监管、无披露、跑路可能性等等。另一部是代币价值的,先有比特币、再有建立于比特币之上的以太币,然后才是建立在以太币之上的项目代币。这三层关系,就代表了代币价值的三层风险。

这里可以简单解释一下,即使项目运行较为成功,你拿到了代币,但如果项目进行代币增发(这一行为将完全由项目负责人决定),你手中的代币就有可能发生贬值。

即使项目没有增发货币,但以太币由于技术、品类竞争等等原因发生了价格波动,就意味着项目团队很可能没有钱花了——募集来的是以太币,但总要换成法定货币来发工资、上保险、租房子。同理,比特币区块链要是产生了什么变动(虽然可能性极小),以太币、建立于以太币之上的代币都会受到影响。

即使是风险如此之大的ICO,人们依然趋之若鹜,而且融资金额之大,令人咋舌。

在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发布《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中显示,2017年上半年,国内已完成的ICO项目共65个,融资规模折合人民币达26.16亿元,参与人次达10.5万。而下半年的情况,只会比上半年更夸张。比如光是李笑来要搞的那个去中心化出版,就目标募集2亿美金。

在正常的市场中,能获得2亿美金投资的企业是什么样?举个例子,最近VIPKID获得了2亿美金的D轮投资,而VIPKID已经有了20万付费用户,还预计在今年营收达到50亿。

那么ICO项目都是什么样的呢?可以简单看两个案例。

比如ICO在即全球区块链健康互助社区HMS,健康互助的概念大家都知道,提交少许金额作为保费,一人生病,社区共同承担。而HMS是如何用区块链技术加持健康互助的呢?

在新闻稿中写到,“HMS允许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HMC(项目代币)加入社区并成为社区成员或延续成员资格。当用户罹患重疾时,赔付申请将由去中心化选举产生的全球范围内的公证机构进行审核。”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社区中共同选出几个疾病鉴定机构,没有投票系统,保证你的选票不会被篡改。

所以,这有什么卵用???这一点好处如何抵消ICO项目如此巨大的风险?去中心化投票机制就近是怎样的?是以个人用户为记票单位还是众筹份额为记票单位?

这一切都无法得到答案。

另一个案例是据称是“区块链版脸书”的AltisChain,AltisChain对自己的描述是“在AltisChain的社区上,用区块链打破流量经济的桎梏重新定义内容价值。用户可以实现对外展示自己的真实才能,同时获得他人的认可,两者皆会获得代币的奖励。”

对于这个项目的初步理解是,用区块链技术保证原创内容不被盗用,但内容发布者和点赞的观众都会获得代币奖励这一点就让人无法理解了,未来的商业模式似乎是广告变现。但靠“区块链保证原创→吸引优秀内容出产者→吸引流量→吸引广告投放”这条逻辑真的成立吗?

相似的案例太多太多,这里就不再多说了。目前绝大多数ICO项目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一、只应用了最底层的去中心化和智能合约技术,缺乏真正技术创新,没有技术壁垒,很容易被替代。

二、商业化前景渺茫,代币流通性难以确定。互联网经历了多少年的免费模式?很多项目只是把互联网项目搬到了区块链上,如何保证用户能够产生商业行为?

三、 没能用区块链技术真正的解决问题痛点,如何与其他数字资产、移动互联网甚至实体行业竞争?很多ICO项目就是单纯的发行加密数字资产,打着全球支付等等比特币本身就有功能去和发展了七年的比特币竞争。

关于加密数字资产、关于区块链、关于ICO,其实还有很多技术、金融方面的相关知识没有介绍给大家。但是对于一个对ICO热潮产生好奇的普通人来说,看到这里应该以及足够了。

你一定想问,这样漏洞百出、风险极大的项目,为什么还能受到追捧,让人人赶着来上智商税?

无非是三种情况,一种是认得清现实的投机客,满心贪婪认为自己不会是最后一个接盘的。另一种是真正的骗子,拿着币圈大佬的身份站台四处制造泡沫。

最后一种恐怕就是真的以为这是新型投资产品的中国大妈们,受了前面两种人的蛊惑,财迷心窍的投入到这场神话之中。

至于ICO的泡沫为什么涌起的如此之快,很可能是因为这场游戏中的大多数人都知道监管随时可能来临,只有加快进程,才能尽快获取利益安全离场。只要这里还是一块法外之地,就一定会充满了骗子。

有人将ICO比作庞氏骗局和传销,一些ICO支持者还再试图从盈利模式上洗白ICO。恕我直言,ICO骗局比庞氏和传销还要恶毒和无脑,传销最起码还要抓几个人塞到县城里洗脑,吃喝租房还能拉动一下当地的GDP。ICO骗局呢?拿出一张PDF就要当白皮书骗钱,堪称是骗子里最没诚意的一类。

资本炒作之后的伤痕,其实随处可见。在山东即墨的郊区,能看到大量曾经身价百万的藏獒正灰头土脸的缩在笼子里;北京京郊的山上,也有农民对着满山的核桃树发愁。藏獒们的血统依然纯正,核桃也还是能被搓的油光发亮。只是在人民币堆砌起来的光环消散后,我们把它们遗忘了。

区块链是一项有价值的技术,别让它走向藏獒与核桃一样的命运。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