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支付遭遇战开打,巨无霸银联能否抵挡住支付宝们“创新式”进攻?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IT
  • Post comments:0评论

线下支付

线下支付的遭遇战已悄悄开打。

2014年“双12”支付宝展开线下营销活动,每单最高补贴20元,继前一年线下POS折戟沉沙之后,再度进军线下收单业务。事后支付宝否认这是在抢银联的生意,而银联则放出风声:希望支付宝天天来战。

2015年2月,微信支付宣布每周二为“微信支付日”,每周二用户使用微信支付可在多个商家享受立减10元的优惠。不知道这算不算对银联喊话的一个回应,只是这一次微信连否认竞争的话都懒得说了,挽起袖子直接开干。

2015年4月,支付宝和微信相继宣布与家乐福达成合作,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门店可使用各自的钱包进行支付,还有优惠及红包奉上。紧接着,华润万家也宣布旗下的商超品牌已全线接入支付宝钱包支付。

可怜银联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这边是支付宝微信们在不断的疯狂进攻,那边却是后院又起火:4月份国务院颁布,长达十二年的清算垄断地位就此终结。借着支付宝迁都沪上,染指清算资质之心,昭然若揭。

除此之外,门口的那两个野蛮人:VISA和万事达也都早已按捺不住,直等清算市场6月开放,便要扑将上来。

这场线下支付的遭遇战,已然开打。攻方是各路响马,守方是银联巨无霸。最终究竟会是你的炮箭利,还是我的城楼坚?各位看官,敬请拭目以待。

 

银联的牌

银联的第一张王牌是他的刷卡器。这在2014年底,银联总裁时文朝在银联内部发表新年致辞中重强调:“忘记终端将终遭离弃”。

银联设立之初,筚路蓝缕,十余年的时间,引导国民从现金交易到刷卡消费, 除了理念上的推广之外,大量铺设的终端也是必不可少的硬件基础。而现在这些遍布大街小巷的刷卡器就成了银联武装自己的第一件装备。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终端理论上并不属于银联,银联的本质工作只是银行卡的交易转接和收单清算,终端的推广维护工作交给了一家叫银联商务的公司。但无论从名字还是股权配比(银联对银联商务直接间接持股比例超过50%)上,都可以看出银联对于终端还是有足够的控制力。

在支付宝和微信的终端铺设之前,印有银联标的刷卡器几乎是国内唯一能见到的刷卡器,而这些数量庞大的刷卡器也是线下支付的唯一入口。作为这个入口的管理者,银联有权不受理任何他认为不符合资质的卡片(理由多是安全原因)。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是VISA,若想在中国发卡也必须和银联合作发行印有银联标志的卡片,否则就找不到可以受理的终端。至于支付宝们,不过是攻陷了几个超市而已,世界很大,你们该出去看看。

银联的第二张王牌是他对银行卡通道及前端渠道的控制力。

同样得益于从设立之初就开始积累的通道资源,银联握有国内最全的银行卡收单通道。无论是广东小榄村镇银行还是宁夏石嘴山银行,只有你支付宝们没听说过的,没有我银联不支持的。鉴于此,银联有足够的底气对使用了银联通道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小弟们说:要想跟着我,就得听话,就不准三心二意。

2013年,在支付宝推出线下POS之后不久,银联就曾紧急召集第三方支付机构,要求“跨法人交易不得绕过银联“。2014年,银联又发布,禁止使用了银联通道的第三方机构直连银行。这都是银联借由自己强大的通道能力,对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实施高强度的管理力度。

而簇拥在银联周围的众多第三方支付机构,一方面依赖于银联强大的线下收单通道,一方面也替银联开疆拓土,发展新的商户。并且惮于银联的强势,这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大多既不敢在前端受理银联禁止卡种或电子钱包,也不敢在后端搭建自己的渠道,只能紧密的团结在以银联为核心的线下收单支付清算系统内,并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闭环生态。而他们——这些数量众多的第三方收单机构,被银联裹挟着疯狂奔跑,并最终成为了银联生态中的一部分。

银联的第三张王牌是银行卡。

“谁的卡片、谁的品牌,谁转接。”银联相关人士针对取消双标卡的传闻,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如果传闻属实,那么银行卡将成为银联阻击VISA和万事达的王牌。

发卡其实本不在银联的控制范围内,但若想在银联的刷卡器上受理,银行卡也必须遵循银联的规则。而这些符合银联规则的银行卡都会印有银联的标记。同样,符合VISA或万事达规则的银行卡也会印有VISA或万事达的标记。由于历史原因,国内存在着印有两个卡组织标记的银行卡,这类卡片是可以在两个卡组织的刷卡器上使用的。

双标卡的取消,意味着VISA和万事达在国内发行的银行卡将不能再使用印有银联标的刷卡器,他们只能先投放自己的刷卡器。这对于踌躇满志想在中国大干一票的VISA和万事达而言,无异于一记重拳——虽说单标卡的确是国际惯例,但你这中国特色取消得未免也太是时候了吧。可怜VISA都跑到WTO去控告银联了,好不容易敲开中国国门,结果却是这般光景,真是有点凄凄惨惨戚戚。

只是这张牌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里提醒经常出国的朋友:只印有银联标的银行卡也将无法在国外的大部分刷卡器上使用。唯愿银联的国际化步伐再快一点,更快一点。

 

响马的箭:用银联的方式打败银联

银联生态的闭环依靠的是首尾两端:位于前端的刷卡器,以及位于后端的收单通道。而这两者的丰富,无他,唯积累尔。积累的东西,可能过时,而过时的东西,将被替代。

智能化的浪潮从iPhone的诞生起,就开始四处冲击各类电子设备,从电视到手表,所过之处,无不带来大量设备的更新换代。而这一次的升级,轮到刷卡器了。Square的刷卡器被拷贝到中国已经好几年了,人民银行还专门出了个新名字,称这种设备为”互联网终端“。被称为互联网终端的刷卡器不仅包括需要和智能手机连接的mPOS,还包括可以独立完成收款功能的其他一些智能POS,甚至还有更大一点的智能收银台。

这些设备由于具备了智能操作系统,因此除了能完成以前老刷卡器的收款功能外,还可以方便的添加新的功能,甚至可以复用某些硬件设备,大大降低了购买以及运营成本,还能轻松的远程升级,有任何安全漏洞都可以随时补上。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智能POS将全面替代原来老的刷卡器,来一次全行业的设备升级。

而这次升级,将会是支付宝们的一个机会,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弯道超车,把自己家的刷卡器大面积的布放下去,就相当于在银联的闭环系统上打入了一枚契子。入口之争,先下一城。

而收单通道,则相对更容易一点。支付宝和微信多年的积累已经在线上打通了大多数银行的通道,将这些资源复制到线下,与银行的对接再在线下重复一遍,便具备银联相同质量的通道。而清算市场的开放更是给了支付宝们线下收单的名分,让竞争可以走上台面,发展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至于银联现有的那些第三方支付公司,无外乎都是商业利益驱动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打破垄断的从来都不是竞争,而是创新

支付宝能在线上打败银联是因为创新,可到了线下却陷入和银联争夺入口的焦灼之中,实在不是个好的选择。能否跳出这个桎梏,对银联进行所谓”降维攻击“呢?顺丰嘿店和神舟专车给出了个不错的建议——线上支付,线下取货/接受服务。

顺丰的嘿店有两个典型的特征:一它是顺丰的直营门店,因此收款能以单一主体的形式向外开放接口,这大大减少了支付宝们在对接大量中小微商户时可能产生的困扰。二它是社区店,它的服务主体大多是周围小区的住户,因此顾客甚至可以在付款后,等着物品送货上门。足不出户,便能实时完成交易,无论是相比以前的超市还是网店,这种模式都相当之便捷。

神舟专车则致力于将出租车这门生意O2O化,线上预订,线下接受服务,然后线上自动扣款,还能在线对服务进行评价。

这两类模式直接干掉了刷卡器,不仅节省了硬件成本,还能在后台记录顾客的购买行为,为后续的大数据提供资源,可以被看作是种”降维攻击“。

另外,银行卡的升级换代也可以被视为一种”降维攻击“。VISA于2014年发布了基于Android HCE的SDK,协助银行直接在Android智能手机上发芯片卡。由于以往的银行卡不具备上网功能,因此卡片真实性的验证都是通过刷卡器来完成的,但是发行到智能手机里的银行卡就具备了上网验证真实性的功能,因此即便刷卡器不具备联网功能也可以验证卡片的真实性,快递安全的完成交易。而这也是继智能刷卡器之后,支付环节中另一个重要节点——银行卡的智能化。目前这一方案已帮助欧洲、加拿大等多家大银行实现了发卡。

与之类似的是支付宝钱包和微信钱包,虽然它们都不是银行卡,但通过刷卡器扫描手机端二维码的过程,同样实现了电子钱包验证用户的真实性,同样可以脱离刷卡器完成扣款流程。

银联虽大,后面就是刷卡器。各路响马已经杀到了家门口,银联却仍将希望寄托于之前的阴荫。反观支付宝们,放眼的是整个产业链,光凭这一点,银联已经折了第一招。(本文首发钛媒体

(关注更多钛媒体作者观点,参与钛媒体微信互动(微信搜索“钛媒体”或“taimeiti”))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