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有话说】我为什么来36氪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36氪团队近100多人,并不是人人都能写。比如说我,不久前还在看项目,没想到现在开始写文章。

事情是这样开始的。三个多月前加入36氪,从此“投资人”成了氪星人们各种奇葩背景里的新品种。据小伙伴们统计,我还是疑似“第一个离开顶级投资机构加入创业公司的85后” (这品牌定位好长)。有天LCC一脸坏笑对我说,氪星投资人不写写投资说不过去,你也来个专栏,开篇就讲讲“为什么来36氪”,哎我说你赶紧的。虽然从没正经写过东西,如今换成创业者的视角谈谈投资也是很好的事情,于是同事们给起了个专栏名字,开搞。

言归正传。看到这个题目就分析强迫症发作,必须得拆成两步:

  1. 为什么离开投资圈去创业?
  2. 为什么要加入36氪?

Part 1:好好的投资不做,去创业?

“我为什么加入XX去创业?” 这种文章,我自己是基本不会看下去的,就算点开也已经做好一目五十行的准备。后面的内容通常很容易脑补,可能的关键词包括:科技、未来、趋势、成长、一次旅行、反思、一顿酒、人生的十字路口、鸡血的新起点,对了,还要飘着“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的背景音乐。我难过地发现这些普通青年式的关键词我这里全有,更难过的是其他更高逼格的,没有。开篇就注定是又一个看完就忘的创业故事吗……接下来了也只好试试,尽量换个写法。

真正开始考虑走出投资行业,可以说是从2013年的某次饭局开始。那时我问了在座其他几个投资人朋友们一个思考已久的问题,咱们作为TMT行业投资人的自身商业模式是什么?讨论了整晚,最终没有结论,我自己也没有答案。商业模式绝不是怎么赚钱这么简单,而是关于抓准价值、快速成长、形成壁垒。从Georges Doriot 1957年投资DEC,现代风险投资的开端至今50多年,历史上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很清晰的:长时间积累的商业经验、判断力、人脉、信任、名望。这些就已经足够了,正像常说的那样,一个投资人从入行到成熟至少需要10年,学徒制,薪火相传。

但历史是不够的,只有未来才是相关的。我们所面对的未来,信息会前所未有地易于取得,人与人的连接无比简单,公众对个体的认知将不再依赖于有限的报刊、电视而是海量的媒体渠道。过去的一些壁垒很可能不再会是壁垒。换句话说,后来的90后、00后投资人很可能以从未有过的速度掌握我们所掌握的知识、连接我们的人脉、形成他们自己的公众形象。除此以外,他们更年轻、激进,比我们更理解新的消费习惯和科技前沿。他们会使用各种新方法,盼着快些把我们拍在沙滩上。事实上,类似的加速过程今天就已经出现了,顶级机构中出现的王xx、丁xx两位85后合伙人就是很好的例子。归根结底,互联网还是来了,正像她改造每个行业一样,风险投资行业本身恐怕也很难躲过。这符合逻辑:投资是一个资产配置的过程;配置所依据的信息是关键;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结论,投资一定躲不过。

除去这些,可能只有深入的商业理解和运营经验是我们能够保住的阵地了。根据巴菲特的理论,人是有能力圈的。在投资机构里从社交看到游戏,从B2D工具看到O2O,从电商到智能硬件,一下这么多圈圈肯定是不行的。在董事会层面管理被投公司也是不够的,这跟商业实战完全是两回事。如今的美国新生代顶尖VC有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几乎投资前都创过业,随便举几个例子,Marc Andreessen,David Sze,Reid Hoffman,Peter Thiel。在这插句题外话,这事也看你对成功的定义。如果你已经身在顶级VC,且目标是百万年薪,运气好的话几百万年薪,其实也是不用太在意的,时间和经验还是会帮到你;但是如果你所想的成功是指能够投出伟大公司,且未来20年还能持续地时不时投出一个半个的伟大公司……那问题就来了。才入行第四年的我,莫名其妙地提前中年危机了,大概也是受累于尚未想过放弃这个追求。

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 paranoia已经足够多了, 下一步是要survive。

我尊敬的前老大说过“创业者的激情是最廉价的,坚持才是最重要的”。这话虽然不同场合听他说过好多次,每次听到仍会深以为然。可能连坚持都是根本做不到的,已经不再相信就不论怎么麻痹自己都会觉得牵强。关键还是要真的想清楚,只有清醒的乐观才能持久。我觉得我想清了。

Part 2:创业就创业,加入一家媒体公司算什么?

年初的冬天,在36氪内部年会上看着这群疯狂的年轻人(是的,我在这属于大叔,小周秒变老周),突然觉得他们可能真会改变未来的很多。我也喝多了,LCC让我拿着手机现学歌词,拉着我一起在台上唱了首歌。下来我跟他说,咱之前聊的那个事我帮你做吧。虽说几乎每个走向创业的抉择都得伴随着头脑一热的那一天或那个瞬间,但对我来说,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在那个头脑发热的瞬间决定的。作为一个投资人,其实特别习惯的,是把激情和一些不理性的东西尽量地控制住,否则你没法看项目。

那天只是时间到了。说实话,其实我最早想做的并不是加入36氪,而是想投资36氪。

在36氪B轮融资之前,我已经认识LCC不短时间了,但从那轮融资开始接触投资人才真正第一次仔细谈业务。那时的36氪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感觉非常脆弱。这并不是公司的问题,而是科技媒体公司都显得很脆弱。这类公司在互联网中的存在形式是“信息流”,即只有源源不断地生产内容才能生存。其实很像微博大号,不论你有多少粉丝,过去发了多少内容,如果从第二天起只要不再发新的,你就会立刻从公众视野中消失。对比已经成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BAT给全体员工放一个月假结果大不了是业务受点影响,换成36氪这么干公司就直接没了。在自媒体时代中科技博客怎么才能持续地生产比别人更优质的内容?商业化也是个问题:媒体只要想做大收入就必然免不了发软文或者以其他形式丧失中立性,而这些反过来一定会摧毁媒体的价值, 怎么破?未来如果从每天发20篇到每天发100篇,最终只能是自己和自己竞争读者,可是规模化的成长又能从哪来?…… 原本准备了一肚子的问题,结果LCC和我们合伙人见面时上来的一句话就是: “纯媒体必死, 我们不是媒体。

从他嘴里说出来,这句话是很有冲击力的。

36氪到底在做什么?

慢慢地接触公司多了,才发现LCC并不是临场忽悠(投资人看事情总是有罪推定的…)。36氪的策略从一开始就没有以媒体出发,打法完全不同。从创立起,传统意义上的深度报道就不是36氪刻意追求的,也从不把重点放在那些容易讲故事的成熟公司。“新”就是36氪的深度,它把全部重点放在追求快、最前沿的产品,内部提倡“即时的深度”。

媒体人把媒体端成了一碗饭,而在36氪,几乎没人把媒体当成一碗饭。正因为一直站在创业融资最前面的风口上,作者们都积累了很不错的行业知识和敏感性。公司员工平均出生时间接近90年,气氛更像上学而不是工作。年轻人能够视彼此为伙伴,因此个人的积累通过交流和传承,而这些慢慢形成了机构能力。创业者关系也是一样的,从个人建立并拥有,逐渐演变为36氪品牌与每个刚刚起步的创业者的紧密连接。机构能力使大量优秀的早期项目把36氪当成了第一次发声的首选,因为不必担心什么产品都见过的作者看不懂或写不清,而报道后的项目也会持续地和36氪保持联系、参加36氪的活动。核心优势由此而来。到今天,虽然流量的绝对值并不能对比消费类网站,但如果按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关注度,36氪已经是科技创业领域的重要入口。

站在上风口的位置上,36氪接下来要做的,是不仅仅作为观察者和传播者的角色,还要进一步成为服务者。这种服务者的角色应该通过产品化来实现。

B轮由于种种原因我最终也没有投成。时隔一年,人来了。不少投资圈的朋友问我,你好好的投资不做怎么去做媒体了?我说我没去做媒体。以前的36氪就像一个十字路口,投资人看一眼走了,创业者看一眼走了。怎么样可以让他们留在这个路口,一直在这,互相连接并未为世界带来更多新的故事和惊喜,就是我认为36氪未来可以发挥很大价值的地方。如果未来不回来做投资,36氪就是我人生最后一次投的项目。

在我看来,36氪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自 36氪


36氪官方iOS应用正式上线,支持『一键下载36氪报道的移动App』和『离线阅读』 立即下载!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