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小贷:做第一家以数字货币作为质押资产的P2P网贷平台

元宝小贷是在9月12号刚刚上线的一家P2P网贷平台,但是,它与现在P2P网贷市场上的任何一个平台都不太一样,因为它是一家数字资产借贷平台。

何为数字资产借贷平台?其本质是一种质押模式的P2P网贷平台,但其用于质押的资产并非传统的不动产,而是各种数字货币,包括比特币、莱特币、元宝币等。也就是说,借款人在发起借款项目时需要将自己的数字货币作为质押资产提交给元宝小贷,若发生违约情况,平台则把这些数字资产偿付给相应的投资人。

抵押/质押模式是P2P网贷平台的一种典型业务模式,该模式具有较强的风险保障能力。一般来说,用以抵押的资产通常是不动产。但是,目前采取抵押/质押模式的P2P网贷平台并不多,钱多多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家。因为,为了招揽更多借款人接入自己的平台,大部分的P2P网贷平台都会选择采取无抵押的方式启动借款项目。这样虽然降低了借款人的门槛,但却大大提高了投资人的风险。而且平台方在风控方面投入的人力成本或研发成本都会相应提高。

元宝小贷借助数字货币这种新兴的资产形态对抵押/质押模式P2P平台的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平台通过数字货币来简化质押的流程和手续,提高交易的效率。相比不动产,数字货币有几大优势:流动性强、容易变现、交易透明等。如此一来,在进行资产质押的时候,借款人将数字货币打入元宝小贷相应的钱包中即可完成,而省去了不动产抵押所需要的大量文件、手续和流程,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在发生违约情况的时候也是一样,元宝小贷可以即刻就把违约借贷人所质押的数字货币打入投资人的钱包中,完成偿付。

让我们来看看元宝小贷具体是如何运作的。

第一步,借款人必须是数字货币的持有者,他可以按照一定的质押率发起借款。质押率会根据不同的数字货币做出调整:比特币的质押率为60%、莱特币为50%、元宝币为40%。这与不同数字货币的价格波动直接相关。也就是说,如果你抵押价值1w人民币的比特币,你就可以发起最高额度6000人民币的借款。

第二步,数字货币将直接从借款人的钱包转入元宝小贷相应的钱包中。这时数字货币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借款人可以直接在区块链上追踪到资金的转移情况。资金流向的透明使得欺诈情况几乎无法发生。

第三步,分两种情况来看:

如果借款人按期还款,那么还款完成后他所质押的数字货币将打回他的钱包。元宝小贷所设置的还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这也是因为数字货币的价格波动比较频繁,质押期限太长将使得风险增大。而对于投资人来说,平台给出的预期收益率为10%到30%,具体的收益率由市场决定。

如果借款人发生违约,则需要进行偿付。违约的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没有按期还款;一种则是出现资不抵债的可能性。在还款的过程中,平台会时刻监控质押货币的价格波动情况来设置相应的预警线,以消除因数字货币价格下降所带来的资不抵债的可能性。

举个例子,某借款人质押了价值1w人民币的比特币,当这些比特币的价值跌至8000人民币时,平台就会提醒借款人增加质押物,以重新达到1w的标准。如果借款人没有追加比特币质押,那么当比特币的价值继续下跌至7000人民币时,就有可能触发警戒线,这时就可被视作违约,直接停止交易,并执行偿付。当然,触发警戒线的标准是什么并不是个固定的数值,元宝小贷会根据数字货币的价格波动情况随时调整以保证该机制的有效性。我的疑问是,不知借款人对于这套机制的接受程度如何呢?如果触发警戒线后,他们手上已经没有多余的数字货币用以追加又该如何补救呢?目前尚没有答案。

元宝小贷的创始人邓迪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在数字货币领域,他以“元宝币”为切入点,后又做了交易平台“元宝联交所”,如今,则通过元宝小贷延伸至网络借贷业务。元宝小贷的郭小川告诉36氪,其实他们最早想到要做这样一个产品的时候,并不是为了去解决目前P2P网贷平台的问题,而是希望能解决数字货币玩家们的一些需求。从长期来看,数字货币的行情是普遍看涨的,尤其是比特币。因此,很多比特币持有者并不想卖掉手里的数字货币,即使他们面临资金周转上的困难。因此,元宝小贷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帮助这些玩家们通过手里的数字货币完成必要时候的资金周转。

然而,这个市场会有多大呢?目前国内的比特币玩家数量还有限,这将大大局限平台的规模。而且,在我粗浅的认知中,数字货币玩家大多资产状况相对良好,他们会需要通过借贷平台借钱吗?同时,位于平台另一端的投资人也需要对数字货币有着良好的认知和接受度,他们甚至需要有一个钱包(如果要变现,还要会通过交易所进行交易)来处理可能发生的违约情况,这将抬高投资人进入的门槛。

不过,的确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虚拟货币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潮流,而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乘着虚拟货币的春风,元宝小贷是否能得到市场的认可?我将继续观察。如果你对这种P2P模式有自己的看法,欢迎邮件与我交流:zhangyuxin#36kr.com。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自 36氪


36氪官方iOS应用正式上线,支持『一键下载36氪报道的移动App』和『离线阅读』 立即下载!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