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接触过的「小而美」的公司(三)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IT
  • Post comments:0评论

 

今天各大新闻网站几乎都被Facebook用160亿美金(现金+股票)收购WhatsApp的消息给刷屏了,然后我下午就收到了一位朋友发来的消息,说这才是理想的公司。因为我写过一篇「理想中的公司」的文章,曾谈到要保持团队规模足够小,最好不超过50人,零销售,产品自运营等,而WhatsApp简直就是一个样板。它令人难以置信的只有32个员工,却在5年内做到了4.5亿用户,没有任何市场人员也从不打广告。

 

最逆天的是,WhatsApp的盈利模式就是直接收服务费,而不是我们所熟悉的「广告」或者是「免费增值」等盈利模式。它对每个用户收取每年6块钱(在美国是0.99美元)的服务费(可免费试用一年)。用红杉的话来说,WhatsApp之所以值这么多钱,是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的邮递、电报、电话、短信的这个信息传递工具链条中的一环,代表的是人类信息沟通的未来。

 

如果按照WhatsApp坚持的理念,不依赖广告,则确实是把这种即时通讯服务变成了水电煤,这种基础设施服务将会有一个更广阔的未来。这次收购简直是给许多把「互联网模式」挂在嘴边的创业公司一记响亮的耳光,它对自Yahoo、Google以来创造的互联网广告模式进行了无情的嘲讽。

 

因此我今天借着WhatsApp的东风,再把年前没写完的文章 — 「小而美」的公司继续写下去。

 

在年前突然传出了豌豆荚获得软银领投的1.2亿美元融资的消息。在传出这个新闻之前,其实豌豆荚就已经躺在我的提纲里了,只是这个新闻传出之后,豌豆荚一下子万众瞩目,我反而没有了写的动力。

 

早在百度以19亿美金收购91助手时,豌豆荚就经常会被人拿来做比较,都在猜豌豆荚能卖多少钱。但现在看来,王俊煜显然有着更大的野心,豌豆荚真正想做的是手机内的搜索,真正的移动搜索方式。

 

我带着团队成员去豌豆荚拜访过几次,回来后最让我们的小伙子念念不忘的,是他们所有的人都拿着苹果的笔记本办公。开会的时候,刷刷刷的一排苹果笔记本摆开,场面颇为壮观。自此后,我就暗暗下定决心,要把咱公司的装备也逐渐升级换代成清一色的苹果笔记本。对于工程师来说,办公电脑就是吃饭的家伙,装备越好,工作效率就会越高,所以在这上面投钱是最划算的。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豌豆荚目前应该是200人左右的规模。下面我要提到的两家公司,也是这个规模。

 

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车音网,因为这又是一家做企业级市场的公司。正如其名,主营业务是车载的语音智能识别系统,所以主要推广的地方是汽车公司,以及各地的4S店。可能你正在开的高档汽车的语音识别功能,就是他们在提供服务。在此前几位创始人曾经失败过一次,有过惨痛的创业教训,所以再次创业后,稳健了许多,以企业级市场为切入点,先保证有收入能活下来,再拓展业务。在这一点上,与他们的竞争对手科大讯飞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车音网未来如果上市可能也是在国内。但他们可不仅仅是做车载语音识别哦。因为拥有核心技术,所以虽然不面向C类用户,但是却拥有军工级别的实力,比如在极其嘈杂的环境里进行语音识别,像机场、飞行员的驾驶舱都能用上这样的技术。

 

但最让我感到兴奋的,是在他们的实验室里我见到了未来5年后的技术,这项技术可能会走向千家万户,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我想这应该属于商业机密了,所以不能在此写出来。

 

也是在年前,我见到了口袋购物的CEO王珂,聊完后第二天,他们全公司200人就要飞去三亚开年会,全部住六星级酒店,让我各种羡慕嫉妒恨。

 

王珂是一个看起来就很憨厚和值得信赖的人,说话时总是开门见山直入正题,没有任何寒暄的过程。目前口袋购物正在遭受淘宝的打压,据说马云还直接动用关系打压过他们。就像淘宝正在封杀所有导购网站一样,在移动端,口袋购物是淘宝的第一封杀对象(如果不算微信的话)。

 

但如果要以为口袋购物没有了淘宝就活不下去就太天真了,口袋购物真正牛B的是「微店」。用王珂的话来说,微店是自亚马逊、Ebay模式、淘宝模式,之后的第三代开店的模式,极大的降低了用户开店的门槛。比如说楼下一个卖烤羊肉串的,或者是一个面包房的老板,是不可能派人一天到晚盯着电脑看淘宝店的,但是用微店却有可能自己一个人就完成了商品管理、订单管理等过程。淘宝瞄准的可能是200万卖家,而微店瞄准的是2000万的卖家人群。微店目前增长非常快,每天的交易额太吓人了,王珂都不敢告诉我。

 

在我看来,以未来移动互联网取代PC互联网的趋势,微店极可能会是下一个价值百亿美元级别的生意。

 

王珂是一个成功的连续创业者。在互联网创业领域,其实风投非常喜欢连续创业者,又非常怕连续创业者。喜欢的是连续成功的创业者,怕的是连续失败的创业者。因为一个人如果多次创业失败,很可能下次也不会成功。反过来,创业成功的人往往会连续创业成功,这其实是个很奇怪但却很有意思的现象。王珂最早是做软件外包,程序员出身。后来创业做了个游戏交易平台,卖给了盛大;然后又做了个电商的比价工具条,也是卖掉了。现在是第三次创业。

 

第三次创业的时候,王珂一定要融1000万美金,而当时连要做什么都没想好:

 

「他(投资人)说融一千万美金,怎么也得写一张纸,我(王珂)说行,晚上回去给你写一张纸,标题就叫“一帮人在导购领域摸索”,我们打算干导购了,至于打算干什么不知道,怎么干也不知道,但是告诉你,我们是很靠谱的人,你投吧。核心就是这个。」

 

王珂跟我说,创业一定要找对感觉,他最反感什么「坚持」一类的鼓动人的屁话,如果方向走错了,再怎么坚持都是浪费时间。在他第二次创业的时候,一开始做的是比价网站,类似etao这种。结果上线一个礼拜后,就被他关掉了,当时他的团队成员很委屈不解。辛苦这么久的心血,结果上线一个礼拜就关掉,我想换了任何人都难以接受。

 

但王珂当时看到,上线一个礼拜的网站,90%的访客都不是回头客,那说明肯定是产品形态出了问题,于是他果断的把产品给关掉了。后来发现人们的购物场景,是不会先去找一个比价网站的,于是他们把产品形态改成了浏览器工具条,在用户购物时自动跳出来告诉用户哪里最便宜。当时工具条10月1号上线,然后他们就休假去了,结果10月3号服务器就因为访问量过大而挂掉了。

 

由此可见,找对产品形态、找到成功的感觉多么的重要。王珂说,创业的成功往往是一蹴而就的,不是靠坚持出来的。如果他当时没有关闭掉比价网站,可能到现在团队的人还在不断的想怎么去改进这个东西,而不是考虑用另一个产品形态来满足同样的用户需求。

 

我特意把这个案例写在这里,就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一点,不要钻死胡同一条道走到黑。与王珂的交流,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今日题图:beautiful day,作者:Nguyen Dinh Thuc)

==== 道哥的黑板报 ====

走在创业道路上的文艺白帽子。

微博、知乎:aullik5

http://taosay.net

微信公号:道哥的黑板报,微信ID:taosay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