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的简约之美:更少点=简单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IT
  • Post comments:0评论

简单并不简单。它是一个很关注细微差别的概念。清晰是简单化的重要手段,清晰的表达可以保证你的理念、产品的用法被快速得接受。宏观的来说,简单化的的本质是先做减法,然后就像讲话一样将最本质的内容传达给受众。在这样的传递过程中,受众往往会有一种被信任的愉悦心情。对我们而言简单没有同义词,它是一个方便、清晰化、实用、简洁的结合体。简单到极致便是唯美,难得可贵。当你能一语道破;清晰明了的表达意思;诠释简便易用的使用方案,那么其实你可能实现这般唯美的简单化。

案例学习:google


当google推出它的搜索引擎,它并不是第一个向消费者提供搜索功能的公司。但是,google很快获得主流的认可,把竞争对手抛离了。很多观察家表示,google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简洁的主页。事实上, 6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受访者参与了2011年思睿高(siegelgale)全球品牌简单指数的在线调查。该研究综合一个品牌在其产品、服务、消费者互动和传播方面的简化度/复杂度进行排名。该指数同时还得出某一品牌所处行业/类别的简化度得分。毫无疑问,google在众多品牌中简单化程度最高。
但是,为什么是谷歌是唯一一个使其搜索页面如此简单,整洁?为啥其他公司不能依样画葫呢?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越简单越好,那么为什么不更简单呢?这看起来似乎不仅仅是最聪明的,也是最简单的选择。大家都赶紧可以回家建个站吧,坐等google被你的搜索引擎取代吧。

 

但事实上,它已经很难再简化了,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谷歌是唯一一个提供这样如此干净的页面的搜索引擎。谷歌如何抗拒复杂化的诱惑?我们还会聊到了一个在加州的公司Mountain View。也许到时你会有惊喜的发现。

 
Google并没有沉迷于主页设计的极简化中不能自拔。事实上,它的初始默认界面并不简洁。Google对那些添加到页面的附加功能的取舍有着严格的限制和判断标准。公司的领导者必须坚决反对谷歌自家的那些富有创意、善意的工程师。在某些情况下,他们甚至无视客户的意愿。

 
他们在走一条对抗复杂化的道路,一条需要对一些附加功能、华丽页面说不的的道路。当我们跟公司网络产品的主管Marissa Mayer问及如何管理这一点,她的一个词把我和我的小伙伴惊呆了,也许你会从一个电影导演那听到,但不可能是一个产品经理。Mayer解释说任何可能在谷歌主页上出线的新功能,必须经过“试演”。首先,该功能会在google的高级搜索页面中先上线,看看它的运作情况。但即使新的思路已将证明了其在高级搜索中可行性,它仍需要通过由一个由谷歌开发了苛刻的评分系统。

 

下面是评分系统如何评价一个功能:

 

1.他们会为每个类型风格的改变分配一个“点”,包括大小或颜色类型。


2.可以补充点;最大允许补充点数是3点。


3. 主页的目标是尽可能使点的数量变少。Mayer说,“更少点=简单。”

 

用这个方法设计出来的主页,毫无疑问是质朴的,但是泯灭人性。google的页面就是这样:以百万计的人登录到谷歌网页只是为了看看他们的logo的不断变化。谷歌明白,虽然在主页上许多元素可以被认为多余的。它必须有东西,哪怕只是一个小的,好玩的按钮,都将对传达品牌价值很重要的作用。在许多方面,谷歌就像牙膏,但Mayer说,“想象一下,如果你的牙膏有不可预知的,异想天开的设计。 ”这将改变你对牙膏制造商的看法。该公司如此专注于简单,它拒绝误入歧途,甚至被自己的客户来领导。例如,当谷歌调查了用户,看看他们是否想每页更多搜索结果,他们不约而同地说是的,谁不想要更多的结果以供选择?不过,Mayer说,“我们不给他们。”谷歌知道,提供更多的结果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加载。这一减缓,会最终削弱了用户的体验,即使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客户往往不明白自己选择的后果,而它正是我们的工作” Mayer表示。 “我们想通了,每页10个结果是正确的数字。我们不改变这一点。”换句话说,谷歌有胆量给用户少,哪怕当用户要求更多的时候。

 
简单化是人人所想,就像我想用10个字就把这篇文章写完一样。要做到这样,必须要狠。好莱坞的电影制片人经常用这样一句台词“杀了你的孩子”,这是在他们要删去辛辛苦苦所拍摄的对白、剧情时心中痛苦的写照。如果制片人没有定期杀死自己的“孩子”,那就会诞生一个毫无营养、拖沓的4个小时长片。观众只会在被你的烂片杀死。同样,产品,服务,通讯,甚至是整个商业模式,勇于简化是唯一的出路,要做无情的杀手。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要知道如何取舍,什么是重要,什么应该丢掉。企业可以而且应该依靠消费者来帮助他们明白这一点。但是通过研究,顾客并不总是正确的了。必须了解这一点,因为google已经告诉你该怎么做。人总有一种倾向,要“多”,即使它不一定对他们有好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