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有没有想过,是谁取代了自己?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IT
  • Post comments:0评论

在我的记忆中,与中关村打交道,不超过六次。 第一次: 在零五年的时候,那时候还小,不太记得了,好与不好也没有太多的印象。 第二次: 只记得价格还合适。因为太平洋网站已经把产品的报价全部都标出来。那时候一直在用太平洋电脑网。看好什么东西直接去中关村拿,所以说中关村对懂得价格的人也不会欺骗。这时互联网信息公开透明已经很明显了。京东也是在这一两年开始网上卖东西。 第三次: 2013年初看手机,我是喜欢先看报价对比,然后再去商场看货的。每次都会走几个或者十几个,我喜欢交朋友,也喜欢经营厉害的人,并不仅限…

继续阅读中关村有没有想过,是谁取代了自己?

【钛晨报】文化中国将更名为“阿里巴巴影业”,李连杰也将入局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IT
  • Post comments:0评论

【钛媒编辑】日前文化中国传播再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大会建议公司改名为“阿里巴巴影业集团有限公司”。来自香港公司注册处的系统显示,阿里巴巴影业已于今年4月3日在香港注册成立。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的入主也将使董事会席位产生变化,除原董事董平与赵超外,另有3名阿里成员加入阿里巴巴影业董事会。 其中,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张蔚、阿里巴巴集团首席风险官邵晓锋出任文化中国执行董事、阿里数字娱乐业务负责人刘春宁出任非执行董事、与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关系密切的影星李连杰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 阿里在文化娱乐领域…

继续阅读【钛晨报】文化中国将更名为“阿里巴巴影业”,李连杰也将入局

“创业”半年的上报集团,都折腾出了什么?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IT
  • Post comments:0评论

钛媒体注:上海报业集团从筹建到挂牌,钛媒体都第一时间关注与披露。今天特邀钛媒体作者魏武挥来总结下这半年成绩单:   日前,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视察了新文广之后,又来到了上海另外一家媒体集团上报,做了连续三日的调研考察。他前后去了文汇和解放,目前我所得知的信息有三:其一,将考虑把解放日报从莘庄搬回市区;其二,要重视采编团队建设;其三,明确上报是上报集团公司,不是上报集团。要加快企业化改制,不过解放日报、文汇报和新民晚报仍是事业编,但编制不再扩张,只出不进了。 开年以来,上报旗下诸家纸媒的传…

继续阅读“创业”半年的上报集团,都折腾出了什么?

大数据的本质是虚拟中介,和实体经济相生相伴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IT
  • Post comments:0评论

  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很多线下的业务被放在了线上,互联网本身具有去载体化的天然特性,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特性,所以数据沉淀就显得特别重要,若是没有这个数据沉淀的优势,互联网去载体化就不可能实现。 以往传统的线下业务其实也沉淀了大量的数据,只不过这种数据的负载形式是物理的,传统的统计形式更多的依赖人工,所以这些沉淀的数据一直在沉睡而没有被唤醒,因为人工的方式根本没法做到。互联网充当了唤醒这座数据金矿的重要角色,使得人类第一次对数据的效用重视起来,所以大数据的概念风靡当下,不能不…

继续阅读大数据的本质是虚拟中介,和实体经济相生相伴

棱镜门后,《美国自由法案》背后的政、经博弈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IT
  • Post comments:0评论

  最近有官方媒体报道,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新立法,限制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大规模收集美国人的电话记录。这项名为《美国自由法案(USA Freedom Act)》的议案是在去年10月份由一名民主党参议员和一名共和党众议院议员联合提出,目标是限制美国政府的大规模监控计划。 虽然法案还要在参议院获得通过,但已算一年来社会呼声甚高的NSA改革的一个重要进展。去年六月,美国中情局前雇员斯诺登叛逃到香港,揭发美情报机构滥用特权,将NSA涉嫌违宪的“棱镜”等网络和通话监控项目公布于众,在美国国内…

继续阅读棱镜门后,《美国自由法案》背后的政、经博弈

时代这么动荡,企业怎样面对“习惯的力量”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IT
  • Post comments:0评论

最近在中欧商学院举办的一次讲座中,嘉宾吴清友,诚品书店的创始人,推荐了五六本好书,其中就有《习惯的力量》。去年21世纪经济报道,中欧商业评论,红枫书叶联合各商学院发起的“商学院校友十佳好书”评选,这本书名列第五。毫无疑问,《习惯的力量》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很多书并不因为其流行而缺乏价值,尤其现在,变化太快,需要迅速思考、快速反馈,过度追求所谓的经典和古典,可能会错失很多精彩的思想。 《纽约时报》商业记者都希格写这本书的目的,应该是全面地探讨“习惯”概念的本身,全书从人类神经学入手,谈到个人习惯、组…

继续阅读时代这么动荡,企业怎样面对“习惯的力量”

能击败你的,都是你想象不到的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IT
  • Post comments:0评论

年中汇报 我预想了一切可能被问到的问题 打印了各种数据和报表 一进门就口若悬河 狠狠的大力的夸赞这个团队 炫耀着用户的诸多五星评价 感谢HR帮我们招来的给力资源 展示着新进员工出色的工作成果 领导满心喜悦 太好了 主管财务和人力的VP拿起笔 开始记录 那几个员工叫什么 我愣了 叫什么 全场安静了 大脑瞬间短路 好友一脸“我帮不了你的神色” 满场应该只有我知道他们叫什么 等想起来的时候 几十秒仿佛过了几十年 一身冷汗 我要是没想起来 那 多么混蛋 相关日志: 平衡 子女关怀 逃离舒适区 养一个习惯…

继续阅读能击败你的,都是你想象不到的

电信业开放:民营资本的海天盛宴or跟团穷游?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IT
  • Post comments:0评论

茅于轼老先生是高铁的激进反对者,他认为中国的人口密度没有日本大,旅客的收入水平没有日本高,凭什么学日本建高铁?建高铁属于过分投资、消费不足、能力闲置、浪费严重。后来有一回老先生想从济南坐高铁回北京,看到售票厅所有的窗口和自动售票机统统排长队,等他排了半个小时买到票,火车已经开走了。老先生很生气,说:高铁买票如此之难,铁路部门不知改进,叫人极为失望。 据说茅老先生因为说真话很受拥戴,但还是有人忍不住质疑:您一会说高铁能力闲置,根本不该建设;一会说高铁车票难买,应该解决需求,到底是要闹哪样?其实这就…

继续阅读电信业开放:民营资本的海天盛宴or跟团穷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