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豆瓣9.2分:给李文亮、陶勇、杨文们的最真实情感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IT
  • Post comments:0评论

图片来源@豆瓣

图片来源@豆瓣

文丨一点剧读,作者丨Mia

2月7日,武汉中心医院门口,摆满了祭奠李文亮医生的鲜花,社交媒体持续刷屏,他的名字被写在北京通惠河附近的雪地上,千万人为这个素不相识的人而落泪。

2月6日晚上,被患者家属多处砍伤的陶勇医生,朗诵了一首自己写的诗《心中的梦》:“我把光明捧在手中,照亮每一个人的脸庞。”就在去年底,另一起伤医事件中,民航总医院急诊科杨文医生被患者家属杀害,让这个冬天变得格外寒冷。

这场看不见硝烟的与病毒的决战中,无数一线医护工作者以血肉之躯为盾,在民众与疫情之间筑起了一道高墙,他们是战士,也是社会安定的守护者。当医闹频发,医患矛盾成为社会问题关键词之一,身陷舆论漩涡中心的中国医生们究竟应当被怎样解读看待呢?

由国家卫健委健康报社和乐正传媒联合策划出品的十集医疗纪录片《中国医生》原名《医心》,2019年5月在CCTV4播出四集,今年大年初三上线爱奇艺,2月7日晚上登陆安徽卫视、山东卫视,豆瓣评分高达9.2分。第二集中的徐晔医生因高颜值成为微博上被热捧的新晋“偶像”,该片在非常时期重新引发的社交媒体热度,是集体共情的结果,也可能成为促进医患关系朝良性方向发展的催化剂。

国产纪录片的春天?

“天天这样作息不规律,工作量大,我就担心有时候我会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我家庭的责任都没有尽到,我自己的医疗责任也没有尽到,我现在是主任医师,我们差不多要用25年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来一个这样的,我现在四十四,如果我要是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中国医生》第一集《挚诚》中王东进医生解释自己为何“不敢死”的一段话,击中无数网友的泪点。总导演张建珍表示,该片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对六家医院调研,七八个月时间拍摄。

按照《纪录片导论》中对于六种纪录片模式的划分,并未刻意渲染极端冲突的《中国医生》应当属于观察模式类型:“社会演员与社会演员之间进行着交流互动,全然不顾旁边的影片拍摄者。这些人总是陷入燃眉之急和危机中,必须集中精力应付,无暇去顾及拍摄团队的存在。与故事片一样,这些影片的场景也全方位展现着人物的个性。我们在观察和全神凝听的基础上,对人物的行为进行推断并得出结论。拍摄者退到了观察者的位置,这就要求观众以更积极的态度对人物言行的意义做出判断。”

医疗行业纪录片作为纪录片中的小众垂直类型,其涉及到的生命与死亡命题,为可能因真实客观而趋向平淡的纪录片带来了情感张力和人文深度,因而一贯是盛产高分的类型,其创作模式和题材领域也各有不同:豆瓣评分9.6分的《急诊室》描绘了急诊室故事,评分9.6分的《人间世》第一、二季聚焦于医患双方在面临病痛、生死考验时的重大选择,评分9.5分的《生门》聚焦于妇产科,评分9.3分的《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将视线聚焦于120医疗急救领域,评分9.4分的《手术两百年》讲述了世界手术医学史。且医疗纪录片作为传播媒介形式,有缓和医患关系等现实意义,因而出品方也出现了国家机构的身影。​

《中国纪录片研究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 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 46.02 亿元,同比增长 16.4%;生产总值为 64.45 亿元,同比增长接近 7%,改革开放、文化与美食是国产纪录片最热领域,新媒体平台生产体量已经跃居第二位,纪录片的发展趋势已经受到互联网观看习惯的影响而改变。网生代正在成为主流受众,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纪录片的未来。

B站是纪录片领域最积极的玩家之一。截至2019年底,B站全年活跃的纪录片观众人数已经突破6500万,共出品了16部纪录片。纪录片中的弹幕成为年轻用户参与交互的主形式,自《我在故宫修文物》始,至播放量破1.5亿的《人生一串》,去年推出《历史那些事》《一百年很长吗》等,投资纪录片制作公司“云集将来”深入上游制作段,以小搏大的纪录片在年轻市场的意外出圈,令二次元属性浓厚的B站看到了主打番剧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

2020年,优酷宣布将推出《谁设计了宇宙?》《大自然的实习生》等原创纪录片,通过新型B2B2C分账模式,优酷为《古墓派》制作方带来了超百万元的分账收入。腾讯视频也在纪录片布局方面动作不断。2018年腾讯视频推出了“胖滚计划”(Project Penguin),推进与国内外纪录片和厂牌的深度合作,其《风味人间》豆瓣评分9.0分,以10亿次点击量排名年度纪录片播放量第一。和BBC联合摄制的《七个世界 一个星球》豆瓣评分为9.9分。在2020年V视界大会上,腾讯视频宣布了《风味人间2》《敦煌》等十多部纪录片的片单。

综艺与纪录片的跨界拓展了新的纪实综艺可能,这类节目并不排斥明星体验,多线剪辑等非传统的纪录片手法。例如腾讯视频出品,异视异色团队制作的潮流文化纪录片《我们的浪潮》。以及《十三邀》制作团队大伙儿纪录制作的文化旅行纪录片《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

在“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的国家宏观方向指导下,近年来匠人类纪录片不断涌现。不过匠人并不只是特定职业纪录片唯一的选择。从讲述警察的《大城无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到讲述消防员的《火线救援》,满足观众好奇心的职业观察纪录片具备了越来越多的出圈潜质。当突发疫情成为2020年最重要的关键词,医护职业纪录片或将迎来新的春天。

瘟疫时期的片单

在这个惴惴不安、无处聚会、集体宅家的春节,凡是与疫情相关的文学作品全都热度上升,例如加缪的《鼠疫》,迟子建的《白雪乌鸦》,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等等。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于国产医疗剧及上文提到的医疗纪录片的翻红上。2017年电视剧《急诊科医生》因一段涉及“新型冠状病毒”的神预言片段走红于微博、抖音,而重新翻红。在抖音上,该片段播放量达到15.3亿次,在微博上,其话题阅读量达10.2亿次,其讨论趋势和阅读趋势在26日达到峰值。然而片中涉及的部分医学知识专业性引起了质疑。

顺应舆情趋势,国家机构、各大平台推动并参与着医德、医者仁心被设置成为社会主流议程。1月24日,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向湖北武汉电视台捐赠包括《急诊科医生》《外科风云》两部医疗剧的10部电视剧版权。腾讯爱奇艺等开发了疫情专题,致敬“最美逆行者”,优酷开设“医者仁心,为你们加油”的医疗剧专题,#致敬疫情前线医护人员#微博话题阅读量目前已经超过28.5亿。

而纵观美剧和电影方面,与疫情、病毒相关的灾难片题材则迎来了传播曲线上的新一波峰值。例如美国国家地理出品的迷你剧《血疫》,以非洲的埃博拉病毒为原型。讲述猪流感病毒爆发始末的韩国灾难片《流感》近日一度登上豆瓣热门电影第二名,豆瓣大量新增短评多数提到“因为新冠病毒才来看的”,韩国电影类似题材还包括《铁线虫入侵》《釜山行》等等。美国灾难片则以《传染病》最受关注。

国产片中,相关题材并不多见,王竞导演,冯远征、戴立忍主演的历史片《大明劫》还原了明末那场真实的“明朝非典”,今天看来仍颇有借鉴意义。

一场非典灾难,留下了纪录片《非典十年祭》。纪录片或许是帮助人们客观反思灾难的最佳形式。据悉,有公司对相关剧本编剧已经在招募当中,这场新型肺炎劫难又将催生出哪些纪录片以及虚构创作呢?无论如何,有的人和有的事,需要被纪录,被纪念,被记住。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