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AI就知道你是不是同性恋

今天,斯坦福大学发布了一项研究结果,为人类长久的、关于性取向问题的争论,提供了有意义的洞见。这项研究分析了超过35000个面部图像后,搭建了一套可以高精度判断一个人性取向的算法。

如果只提供一张照片,算法判断男性同性恋和异性恋的准确率是81%,判断女性同性恋和异性恋的准确率较低一些,但是也有74%。如果提供五张照片,那么两者的准确率会提高到91%和83%。

研究员最开始从约会网站收集了上万张图片和对应用户的个人资料,然后使用神经网络梳理这些图片。他们发现,男性同性恋倾向于拥有“非典型性别”面部特征、表情和打扮风格。在面部特征方面的表现是,偏女性化,通常比男性异性恋有较窄的下巴、更长的鼻子和更大的额头。女性同性恋则正好相反,通常有较大的下巴和更小的额头。

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认为,AI判断女同性恋的准确率比判断男同性恋低,恰恰支持了女性性取向流动性更大的认知。在机器看来,这可能是因为女性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的物理差异,不如男性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那么大。

尽管这个研究结果可能过度简化了性别和性取向的本质,但是就基于外表判断性取向这件事情而言,AI完全超越了人类。作为对比实验,研究院让人类观看20组面部照片,然后做出选择。人类判断男性同性恋的准确度是61%,女性同性恋只有54%。

研究结果就是这样,但是解读的方式更有意思。一方面,我们可以认为,这个结果强烈支持了性取向源自于出生前就存在的某些特定激素;也就是说,有些人生来就是同性恋。另一方面,这些数据可能被用来支撑某些偏见,比如认为男性化长相明显的人就应该表现得像个男人。

所以说,数据的危险就在于此。看似客观的算法让我们相信可以以貌取人,而不是去尊重个体在更多其他方面的差异。AI能够帮助人类更准确了解自身的同时,我会担心,未来对同性恋这类话题的社会讨论会变得更加以技术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