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VS 重庆:这里有中国足球的黄金记忆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IT
  • Post comments:0评论

成都,置身其中,市井味十足,充满人间烟火;重庆,依山傍水,有着“小香港”的气势,是王家卫眼里的“重庆森林”。成都美女乖巧中带着刺儿,重庆辣妹火爆中透着温润。有人说重庆人是典型的北方性格,而成都人是非典型的南方性格。两座城市的暧昧、比较和互掐,由来已久,在成为民众闲暇的谈资时,也记录着双城的发展和变迁。

而这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体育那些事,那些足球的事。

提起成都与重庆,除了火锅、串串香、美女和熊猫外,响彻赛场的“雄起”声,或许最能拉近你的认同感。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城市发展,体育一直见证着两座城市“不打不骂不自在”的罗曼史。亲似兄弟,但谁也不服谁的姿态,让两座城市在每一次的较量中,都得争个输赢。这一争,就是20年。

 20年里,记忆最深刻的,还得从足球说起。

全兴记忆

1994年,中国足球甲A联赛标志着国内足球正式进入职业化时代,也带来了最火爆的黄金球市。那时候,“黄色旋风”四川全兴队,主场设在成都体育中心,每逢周末的比赛,远在重庆的球迷都会包车前往成都观赛。当主队客场挑战北京、大连、上海等强队时,两地球迷还会飞往赛场共同为全兴队加油助威。 

 位于人民中路的成都体育中心,是早年成渝球迷心中的足球圣地

“巴山罗本”(网名)是一名重庆的铁杆儿球迷。他从1990年就开始看球,经历过中国队“兵败伊尔比德”,见证了四川全兴队成功保级,依然记得四川外援马麦罗那脚惊世骇俗的脚后跟花式进球。足球早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话里,他略带喜感的川普口音,说起全兴队和两地球迷的往事时,依然非常激动。

“你不晓得哦,那个时候看球的人多的啊,好哈哦。老老少少,带起娃儿的,那是把人民中路挤爆了的。每次我跟哥们儿几个专门买起车票跑到成都看球,还是多辛苦的,到现在想起来都很怀念,在球场的那种感觉,我到现在都忘不了,太震撼了。” 他意犹未尽,滔滔不绝地一直说起那段往事,我只好礼貌性地打断,想问问他的成都球迷朋友们。

“我们还没有自己主队的时候,去看四川全兴的比赛中,就认识了好几个成都的球迷哥们儿,关系很不错。看完比赛,我们都会聚一聚,喝喝酒,聊聊球,搓盘儿麻将。”回忆起这些球场结识的老友,“巴山罗本”只感觉时间走得太快。

“后面这些年很少聚在一起了,我们几个的娃儿都大学毕业工作了,还要操心娃娃的事情。而且你也晓得四川足球后头莫得了,总感觉少了啥子,还是多怀念那个时候,成都、重庆两地的球迷互相串门。”

1995年,两地球迷在四川全兴队联赛保级时,空前团结。40多万人的观众总量也创造了当年甲A联赛主场球市之冠。

当时,四川全兴的核心马明宇转会广东宏远,整个赛季球队状态低迷,表现失常,战绩不佳,一度在联赛中排名垫底。比赛中,主教练余东风时常面对全场球迷震耳欲聋的“下课”声。在联赛最后只剩两轮的时候,在另一个保级对手青岛海牛队只需战平即可保级成功的情况下,四川全兴队则必须取得两场全胜才能成功保级,形势严峻,压力巨大。

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信息只能依靠报纸、电视传播。在当时《成都晚报》、《足球》等多家媒体喊出“保卫成都”的口号后,成都、重庆以及四川各地的球迷,一时间都涌向了成都体育中心,不惜通宵排队买票,只为进场看球。

四川全兴和青岛海牛的保级战首先打响。比赛当日,能容纳4万多人的成都市体育中心,最终涌进了6万多人。当青岛队顽强将比分扳平为1比1时,几乎要打碎全兴的保级梦,而四川队球员“猎豹”姚夏,成为了整场比赛的关键先生。正是他最后的制胜一球,才使球队保住了最后的希望,将悬念留到了最后一轮与八一队的比赛。 

四川全兴联赛最后三轮的保级战,万人空巷

在最后一场经典的“成都保卫战”中,四川队最终战胜八一队成功保级,球迷们激动万分,掩面而泣的场景历历在目。如果没有亲历过现场,是无法体会到家乡球队的胜利,给每一个球迷,给每一个人带来的慰藉、兴奋与感动。四川全兴的蒲江训练基地也因为球队表现,被不少球迷、游客们向往。在基地附近的三轮车师傅看到背包客,都会忍不住主动问一下“去全兴基地哇?”

在那个娱乐并不丰富的年代,是这样一支很燃、很川味儿的球队给了人们尽情宣泄激情的机会。尽管当年足球双城记的故事早已随时间逝去,但直到现在,提起全兴队,依然是很多球迷心中,不可取代的灵魂主队。在北京工作多年的重庆人珂子,作为女性,在成都看球的场景依然难忘。

“是我爸爸带我去看的,票价那个时候还贵,我爸说是把我从厕所窗子递进去的,直夸张哦,看球的日子现在想起来还是多怀念的。过了2000年,当时的球市已经没有前几年好了,后些年前卫寰岛、力帆的比赛我也有看,但是好像少了一些激情,就是去看场球而已。”

川渝德比

成都、重庆间的竞赛,两地球迷间的较劲,在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后,有了属于重庆自己的主队之后,发生改变。

1997年7月,川渝德比的第一场正式比赛,四川全兴在重庆大田湾体育场,客场对阵前卫寰岛队。曾经的主队成为了客队,曾经的主场变成客场,对于双方球迷来说,心理上需要适应的过程,但不得不接受现实。 

 大田湾体育场,位于重庆两路口,1951年在贺龙的主持下辟建,见证了重庆职业足球的起源

比赛还没开打,火药味渐起。成都、重庆两地的报纸、电视等媒体,关于这场德比大战的报道铺天盖地。四川队里的重庆人,当家球星姚夏,他的父亲竟然被重庆当地媒体邀请去做比赛的解说嘉宾,着实尴尬。当时,中央电视台的《足球之夜》栏目也对这场川渝之战做了长时间的专题特别报道。

这场焦点之战再次吸引了两地球迷。赛场看台位置并不好的丙类票种,也卖到了接近200元。而民众当时的普通收入也就一个月几百块钱,可大田湾体育场依然全场爆满。从成都赶过去的数千名球迷在重庆主场的看台上挥舞着黄色旗帜,整齐划一地喊出“雄起”时,对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主队的重庆球迷们,反而不知所措,一脸懵逼。

“成都那帮球迷还是很专业的,当时我们这边看台根本不晓得咋个办,只能勉强起哄,嘘一下这些人,场面还是多有趣的。” 球迷“巴山罗本”回忆到。比赛中,当现场主持人介绍到四川全兴队的姚夏、马明宇时,这两个来自重庆的球员,依然收获到全场的欢呼。“你想嘛,前两年双方球迷还在一起见证了四川保级成功,抱到一起哭,肯定心头还是爱全兴队的啊。”在球迷的心中,现场加油助威的“雄起”声,球迷间的喊话让人难以忘怀。

第一次德比,0比0的结果,就这样温和的结束。而在之后的赛季中,四川与重庆两支队伍实力提升,都成为了联赛劲旅,成渝两地球迷间的对抗也随之升级,硝烟四起。

99-00两个赛季,四川全兴和重庆隆鑫(之后改名重庆力帆)两队状态很好,在联赛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联赛还未结束前,四川排在第三,而重庆暂列第四。临近联赛结束,对抗的巅峰也随之而来。 

 四川主场迎战重庆的比赛,重庆队丝毫没有拱手让出比赛,轻易认输的态势。双方球员对抗激烈,大动作的放铲,场面火药味十足。最终0比0的比分,也让四川失去了夺冠希望,而这也许是四川全兴最接近联赛冠军的一次契机。从2001赛季开始,四川队的很多球员年龄偏大,状态下滑,球员后备力量也不足,成绩便开始下滑。

川渝德比,不仅是球队之间的较量,更是两地球迷间的比拼。每逢比赛,双方便开始互喷互黑。本身球迷中就以性情中人居多,成渝两帮球迷赛场相逢,岂能认怂。如果在重庆的主场,吼我成都“哈儿”、“踩扁”,那么“棒棒”、“瓜娃子”的声音势必响彻成都体育中心。若是比赛赢了重庆,火爆的重庆崽儿们定要堵住我成都的大巴车。现在回想起,仍会唏嘘那段冲动但充满激情的岁月。

成渝两地球迷的“嘴炮儿”,只能停留在影像和记忆中 

成渝两地球迷的“口水仗”也引来了媒体间的对战,媒体的报道又进一步加剧了对抗,并延伸到各个层面。足球在当年,作为全民赛事,是城市的精神象征,记录着城市文化与历史。纵然觉得无理、无序,宣泄大于思考,但到今天,谁能忘记这段精彩纷呈的足球青春,没人忘得了。即便“嘴炮儿”不停,但成渝球迷间依然有割舍不断的旧念。

2000年足协杯决赛,重庆对阵北京国安,在重庆的主场看台,依然坐满来自成都以及四川各地的球迷,打出“重庆夺冠”的标语,为重庆呐喊。也让山城的球迷们感动不已。在这份支持下,重庆真的夺冠了。

珂子作为一个地道的重庆人,自然不会忘记这些经典时刻。“足协杯夺冠我们全家高兴惨了。不过重庆力帆虽是我的主队,但我一直也很喜欢四川全兴,电视上一般看四川全兴的比赛还多一些。有时候,如果重庆和四川的比赛时间发生冲突,我绝对会先看四川全兴的比赛。”这些年定居北京,在五道口工作的她,早已远离家乡的球队和比赛,但骨子里的记忆与感情依然还在。

期盼重生

这份对四川全兴,对川渝德比,对成渝球迷之间的记忆,随着四川足球的动荡,终成定格。

2001年底,四川全兴俱乐部决定以6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球队。两个多月后,媒体报道大连实德集团旗下的四川大河投资公司就以400万的价格收购了四川全兴队,并以3800万的价格买下了四川蒲江基地。但这次收购并没有换来俱乐部的稳定,依旧动荡不断。在冠城集团正式接手四川大河俱乐部后,又于2005年再次宣布转让股权。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后,四川冠城在2006年初正式解散。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在四川长虹集团工作的成都人李强(化名),说起失去了主队,仍然觉得不可思议。“四川没有顶级足球职业队了,我简直想不通。我们当年足球市场和基础那么好,不光是足球,篮球和排球的成绩都很好啊,我也不晓得为什么是现在这个状况。中超里看不到自己的球队,你说好郁闷嘛。”  

紧接着提到重庆力帆时,他认为队伍在中超的成绩虽然一般,但是至少球队一直存在并坚持着,好过四川连队伍都没有。“我现在看球也比较少了,少了年轻时的热血了,但业余时间我会踢球,经常会喊着其他公司的朋友一起踢,享受足球的快乐吧。”

相比四川,重庆的足球队幸存了下来,但日子过得也很糟。2001年球队勉强保级成功后,在之后的赛季表现不俗后,却在03年剧情反转,首次降级。为了能够留在顶级联赛,重庆力帆出售了队伍的中甲资格,购买了云南红塔足球俱乐部的中超资格。但在往后的几年中,球队的联赛成绩很不理想,因为04年足协撤销中超升降级后,重庆力帆才避免再次降级的窘境。 

重庆力帆2比2战平广东后,以领先石家庄7分的优势冲超成功

 在振荡不断,经历“转让风波”后,一直到了2017年初,重庆力帆俱乐部才正式召开转让发布会,武汉的当代科技产业集团成为俱乐部新东家。

至此,球队也正式更名为重庆当代力帆足球俱乐部。据了解,当代集团以5.4亿人民币购买了力帆俱乐部90%的股权,但俱乐部仍然留在重庆,而姚夏将继续担任俱乐部总经理。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成都与重庆,这两座城的足球较量,球迷间的“嘴仗”,随着各自球队的命运曲终人散。打过、骂过,笑过、哭过的球迷,作为亲历者,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繁华逝去,无能为力。 

而在等待了漫长的10年后,两个城市开始努力找回这份足球的记忆。

自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公布后,四川足球发展改革提速。四川省体育局局长朱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四川不是没有培养出人才,因为现在暂时没有中超、中甲的球队,导致了人才流失。随着足球大环境越来越好,企业投身进来,四川足球重回中甲,甚至重回中超,都不是问题。

现在的重点是夯实基础,以及人才的培养。而成都市2016-2020年的足球发展规划也于上个月正式发布,从校园足球联赛、青训、专业足球场地的建设等多维度全面推动足球运动的开展。 

希望寄托在娃娃们的身上

 而重庆方面,也在《重庆市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到,用10年时间,将重庆打造成西部足球强市,明确到2025年,足球产业产值占该市体育产业产值的比重至30%,规模达到300亿元人民币。

同时也将加大对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支持力度,明确提出支持职业足球俱乐部股份制改造,实行政府、企业、个人多元化投入,形成合理的投资来源结构,巩固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地域化建设,打造城市“名片”,支持重庆职业足球俱乐部打造“百年足球俱乐部”。

当全兴已不在,重庆球迷口中的“哈儿”不再有成都球迷“棒棒”的回音时,是否感觉少了什么。少了激情,少了热血,还是少了青春……总之,用言语,说不太清。但愿能早一些找回关于足球的双城记忆,续写中国足球的绿茵篇章。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钛媒体作者:体育产业生态圈】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