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宝强离婚案继续发酵,仍然占据着绝大多数的娱乐版面。而就在事实原委不断曝光的时候,传闻有多部关于王宝强离婚案题材的网络大电影出现。
而这样的事情显然不是谣传,例如《宝宝不哭》于8月15日找到编剧,8月16日找到演员,8月17日开机,并且剧本已经泄露。
这样的速度几乎与整个王宝强离婚案进展同步,然而悲剧的是《宝宝不哭》不仅遭到公众的一片谩骂,而且已经有多家视频网站明确表示拒收。
虽然网大公然蹭IP已经不足为奇,但是在这种涉及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上,还是遭到了一边倒的抵制。而这样的事情出现,再次让人们聚焦到了网大蹭IP上,重新审视网大环境的发展形势。
《宝宝不哭》恐将“麻烦重重”?
从曝光的剧本来说,用“粗糙”显然无法表达。大致的勾勒情节,甚至出现“第二种结局”的设置,目的是随时根据事件走向修改剧本方向。
《宝宝不哭》一经曝光,立即引起民愤,纷纷谩骂。同时许多视频网站,例如乐视和优酷,已经单方面宣布明确不会引进该片。而且传闻称还有数家网大公司正在积极筹备以宝宝不哭为电影题材的网大作品,现在看来这种热情遭到了一致的“冷遇”。
相比较以前的网大蹭IP,之所以《宝宝不哭》引发强烈反响在于,它并不同以往侵犯的是原创电影的生存环境,公众谩骂和视频网站的抵制实则是因为这样的电影已经触及了社会的道德底线,而类似于《宝宝不哭》的网大可能面对更多的麻烦。
在事情原委尚未知晓的情况下,依据娱乐新闻进行改编可能面临人权侵犯的问题,最终会承担相应的法律风险。
宝宝与网大交情深,网大蹭IP边界究竟在何方?
说起网大蹭IP的历史渊源,不得不提到王宝强参演的电影《道士下山》。
虽然《道士下山》并没让人满意,但是却催生出了网大蹭IP的产业链。一部《道士出山》成功上演了以小博大的戏码,不仅以28万的投资,赚回了高达五六百万的回报,而且催生出了网大蹭IP的广阔市场。
随即出现了《道士出山2》、《道士出山3》等多部“山寨”版本,并且不断在演化中自成一派,收获颇丰。
蹭院线电影IP一度成为网大的法宝,《捉妖记》对《捉妖济》,《港囧》对无数部《X囧》,这些小成本的片子虽然成不了爆款,但“薄利多销”,网大制作公司也活得不错。
而今年再次将网大蹭IP推到风口的是冯小刚新作《我不是潘金莲》。该片信息一出,立即成为了网大的“标靶”随即出现了近八部“潘金莲”系列的网大版本。虽然冯小刚在定档发布会上笑称:“下次弄一个更大的车,让更多人搭”。但背后也有些许无奈。
其实蹭IP从2015年到现在,不到两年时间,发展中的弊端已经显露无疑,但仍然有大批人前仆后继在于“金钱至上”的电影观念驱使。无节制无底线的蹭IP不断出现,其实已经被动的逼迫网大市场发生变革。
《道士出山》投资回报比高达二十多倍,让人看到了网大中的一座新“金山”。但毕竟第一个吃螃蟹的可以赚疯,随后跟来的可能就是赔疯。
伴随着网大电影成本的不断提高,靠着“山寨”粗制滥造一部电影想要混一个不错的收益,已经非常困难。何况《宝宝不哭》这种触犯社会道德底线的作品,自然没了市场。
除了《宝宝不哭》未拍先死,之前“借力”《我不是潘金莲》的网络大电影,《二炮手潘金莲》正式更名为《王宝宝的潘金莲》。号称深度剖析浮华时代的爱情,用调侃的方式讲述正能量,力挺王宝强。
其实这种“大言不惭”根本禁不起推敲,“哪里有IP就往哪里靠”反映的正是浮躁不安的网大环境。
因为网大和院线远远没有达到相互抗衡的地步,所以蹭IP只要不侵犯原创作品的正常利益和发展空间,不触及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还是可以当做一种尝试继续,起码可以让人看到一些轻松幽默,不那么刻板的电影作品,当做一种娱乐消遣。
但是一旦碰及底线,这样的作品必定会迎来批评之声甚至更大的处罚。
“劣币”退出舞台成必然,网大努力建设新生态
近日,中南影业与奇树有鱼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发布会,其中发布了21部超级片单和7部顶级片单,最后压轴公布的神级网络大电影《太平洋大劫杀》成为发布会现场最大亮点。
该片改编自郭国松笔下的同名非虚构长篇小说,将由著名导演高群书亲自执导,刘春和董冠杰都表示,要将该部电影打造成网络电影中的顶级作品。
早在2015年3月,爱奇艺就与王晶签下了6部网络大电影的计划,这些“网大”的每部投资将超千万,并将启用郑伊健、林子聪、周秀娜等演员。此外爱奇艺与慈文传媒也将联手出品网络大电影,慈文的网络剧《老九门》也将制作“网大”的番外篇。
不断有传统的电影人投入网大怀抱,市场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一场处于底层网大制作方的“暴利狂欢”已经接近尾声,一个健康的网络新生态正在悄然形成。
一方面网大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影市场迅速崛起,势必会吸引更多的电影人关注。而制作成本的不断提高会也会逐步提升进入网大的“门票”,传统电影人拥有的优势显然是现在许多网大制作方所无法比拟的。
而且随着近两年网大不断的优胜劣汰,普通大众已经形成了健康的辨别观,类似于《宝宝不哭》这种不顾及底线的“唯利派”势必会被市场所淘汰。
没有核心竞争力,靠着博眼球就想赚回报的网大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时。当《宝宝不哭》出现,让人心痛的并不是这种“劣币”依然存在,而是仍然大量存在着扭曲的电影价值观。而常打“底线擦别球”的网大势必会迎来一场“市场洗礼”,恐怕《宝宝不哭》再次成为了“吃螃蟹的人”。
让人唏嘘的是,网大蹭IP从宝宝开始。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或许网大蹭IP的洗牌也要从宝宝开始。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更多科技趣闻,关注钛媒体微信号:钛媒体(ID:taimeiti)
钛媒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