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年后,电动车风潮卷土重来,特斯拉搭上了这个风口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IT
  • Post comments:0评论

纪录片导演克里斯·佩恩,曾以口碑大作《谁杀死了电动车》,将通用汽车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部充满阴谋论与悲情色彩的影片,呈现了第一款现代电动车EV1由诞生、风靡到被召回的全过程,指出了杀死电动车的七大真凶:

石油巨头紧握稀缺资源,顽固扼杀新能源;

汽车厂商嫌电动车利润少,无法靠更换、维修内燃机赚钱;

对消费者来说,电动车行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

充电站太少,制造电池成本高昂;

政府立场摇摆,对发展新能源贷款、补贴不够;

环保部门意外妥协,放松节能减排标准;

氢能源技术的进步,减弱了人们对电动车的兴趣。

影片上映于2006年,时值电动车行业濒临死亡。9年后的今天,从柏林至伦敦,从北京到西雅图,政策补贴筑起暖心工程,让汽车厂商重拾信心,发展新能源呼声震天。那么,电动车是否处在“下一个风口”?曾杀死EV1的那些幽灵,会不会卷土重来?

如果有人问伊隆·马斯克,19世纪最糟糕的发明是什么?他可能会说“内燃机”,原因是它太肮脏。最近,马斯克作客《斯蒂芬·科拜尔晚间秀》,谈起他的火星殖民计划。当主持人问他如何改造火星,使它适宜人类定居时,马斯克的回答出人意料。他说要改造冰冷的火星,必须先给它“加热”。速成的办法是投掷核弹,笨办法是排放温室气体。我们知道,地球上的温室气体,1/3是由内燃机造成的。

马斯克的SpaceX工厂,曾在《钢铁侠2》里亮相,作为反派“丧鞭”策划阴谋的老巢。片中有个好玩的细节,马斯克先生告诉托尼·史塔克,他想设计一款纯电动飞机。在他看来,内燃机应该从地球消失,不管是汽车发动机,还是飞机或轮船发动机。

电动车与内燃机汽车的百年恩仇,始于1888年。彼时电动车刚刚问世,内燃机汽车尚不够普及。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动车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市场份额超过内燃机汽车。例如,在1900年,美国约有3万辆电动车,占轿车总量的38%,略低于蒸汽动力车的40%,但远高于内燃机汽车的22%。

但好景不长,到上世纪20年代,电动车突然销声匿迹。二战以后,德、日、美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在德日美体系里,又各自产生三大巨头:德系,大众、宝马、戴姆勒;日系,丰田、日产、本田;美系,通用、福特、克莱斯勒。至此,九大巨头共治天下,内燃机汽车一统江湖。直到上世纪末,受中东石油危机影响,通用汽车推出EV1,丰田推出RAV4 EV,才掀起第二波电动车风潮。

如今,国内新能源补贴政策优厚,不少企业涌向电动车行业,似乎这就站到了“下一个风口”,这显然是一种误解。这阵风刮了近130年,但始终未成气候,原因何在?无外乎本文开篇所示的七宗罪。

在特斯拉成立前的100多年,论技术指标、设计美感与行业影响力,首屈一指的纯电动车当属EV1。它是第一款量产的现代化纯电动车,汤姆·汉克斯盛赞它的强悍性能,高速行驶连警察都追不上。梅尔·吉布森也拥有一辆。但到2006年,他们的车都被紧急召回,被无情地碾成了渣。

当EV1噩梦来临时,马斯克加入了特斯拉。他看过那部纪录片,为了让电动车战胜内燃机汽车,他使了一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在上世纪初,亨利·福特用垂直整合与流水线生产,使内燃机汽车生产成本骤降,将电动车彻底赶出了市场。马斯克也采取同样的策略,将敌人锁定为内燃机汽车。他不惜高额贷款,筹50亿巨资打造超级电池工厂,旨在降低电动车生产成本,让普通消费者买得起电动车。

比福特更不可思议的是,特斯拉自建充电站网络,让免费充电成为可能。为了解决行驶里程短这个问题,特斯拉经常提供增值服务,车主花钱升级可提高电池续航能力,这也解决了电动车利润来源少的难题。对马斯克来说,尽管氢能源汽车充电时间更短,但由于氢气站建造成本高昂,短时间内很难普及,对特斯拉在电动车领域的发展威协不大。

在拍完《谁杀死了电动车》后,导演佩恩认识了马斯克,从他身上看到电动车重新崛起的希望。马斯克用Roadster的销量向佩恩证明,阻碍电动车发展的七大瓶颈可以克服。受马斯克的鼓舞,佩恩时隔5年拍摄续作,片名叫做《电动车的复仇》。

那么,电动车的复仇如何实现?在亲眼目睹了EV1的惨剧后,巨头们不敢再越雷池半步,反而涌现出一批初创企业,如Aptera、Coda、Fisker、A123、Better Place等,当然也包括特斯拉,它们或制造电动车,或为电动车企业供应电池,或提供极速充电服务。其中,Aptera的无翅目3轮电动车,以极具未来感的流线造型,曾引起一阵巨大轰动。遗憾的是,由于缺少资金支持,它们相继倒闭,只有特斯拉硕果仅存。

这对国内电动车企业是个警醒。电动车工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对传统汽车巨头来说,花10亿美金研发一款车型,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对初创企业来说,这就是个天文数字,大到连特斯拉都很难承受。特斯拉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毕竟钢铁侠只有一个。立志进入电动车领域的创业者,先问自己这两个问题:靠拿政府补贴能撑多久?特斯拉可以17年不盈利,我能做到么?

当电动车新秀挨个阵亡后,特斯拉成了该领域的唯一玩家,俨然就是电动车的同义词。没有巨头登台伴唱,特斯拉的独角戏依然看点十足。马斯克离婚的消息传出后,人们才知道科技巨子竟是穷屌。当口袋里身无分文时,他还在坐享私人飞机,每个月要花掉20万,靠从朋友那儿借款度日。而有趣的是,当屌丝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态,上美版知乎求教如何成为乔布斯、佩奇、马斯克那样的人时,得到的回答竟来自马斯克的前妻。那则评价充满溢美之辞,马斯克本人更是点赞自嗨。

就在这种自娱自乐中,马斯克将特斯拉的业务稳步推进。在投资人眼中,他也许始终在干同一件事:亏钱,放鸽子;亏更多的钱,继续放鸽子。直到今年2月,当特斯拉出征中国市场受阻后,投资人再也坐不住了。也许是为了安慰投资人,马斯克放了一枚烟幕弹:到2025年,特斯拉市值将超过7000亿美元,规模相当于今天的苹果公司。

比起特斯拉的狂飙突进,传统汽车巨头们略显迟缓。直到特斯拉Model S的出现,汽车巨头才如梦方醒:电动车除了环保,还可以很性感。它的设计美感与实用性,得到权威杂志《消费者报告》满分评价。准确地讲,是超出满分的103分,改写其创刊79年以来的评分规则;主流汽车杂志《汽车族》,更将其评为“2013年度汽车”。这样一来,特斯拉不仅摘得电动车桂冠,还成了时下最好的汽车。

在本届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保时捷Mission E、奥迪E-Tron等高端电动车闪亮登场,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多少有点与特斯拉Model S叫板之意。宝马公司也宣称,正在改进i系电动车。这些车一旦量产,将与特斯拉Model S、Model X及Model 3正面竞争。

事实上,就算到2020年之前,特斯拉卖出50万辆汽车,也仅相当于全美汽车年产量的3%,对实现电动车全面淘汰内燃机汽车的目标,也只是杯水车薪。即便电动车取代传统汽车,这个市场也将无比庞大,一家公司根本吃不掉。与其彼此消耗,不如联手将内燃机彻底埋葬。

到2025年,我希望看到“电动车三部曲”的终结篇,名字叫《怀念我那肮脏的内燃机汽车》,而不是《谁再次杀死了电动车》。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