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明:商业流寇主义,会让创业公司失去真正的根据地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IT
  • Post comments:0评论

这次招行让我失望了。

一次简单的信用卡开卡,先是只告知两个开卡渠道——APP或者微信公共号,然后就是强制设定交易密码。好在我是招行的老客户,最后绕道电话和网站,跳过交易密码设置,开卡成功。

此前一直觉得招行的服务很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很少打搅我,我一度有10多年没有进过招行的营业厅。最好的服务不是高频,而是恰到好处。

但是这一次开卡,几乎把我对招行的好感消除了一大半——先是强制安装APP或关注微信公共号,随后就是强制设置交易密码。明眼人一看便知,前一种强迫是为了完成移动化的KPI,后一种强制就是为了免责,丝毫不顾及用户的感受。

还有一种情况,就更加奇葩。那就是一些本来体验挺好的应用,突然升级,要增强什么社交或者交易功能,变得面目全非。本来轻车熟路的使用体验,却要花费额外的精力去重新学习。那些增加的功能入口,除了让反应变慢,却极少去使用。

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公司都极其看重获取用户的重要性,但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拉来用户之后,如果就是一味胡来乱整,就是典型的流寇主义。

“流寇主义”一词出自《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94页,主要表现为:

“一,不愿意做艰苦工作建立根据地,建立人民群众的政权,并由此去扩大政治影响,而只想用流动游击的方法,去扩大政治影响。二,扩大红军,不走由扩大地方赤卫队、地方红军到扩大主力红军的路线,而要走‘招兵买马’‘招降纳叛’的路线。三,不耐烦和群众在一块作艰苦的斗争,只希望跑到大城市去大吃大喝。”

百度百科上对“流寇主义”的含义描述更加切合实际:“指不注重维护组织生态系统之稳定与繁荣的思想或行为。”

当下移动互联网竞争之激烈,迭代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流寇主义的出现,或者出于CEO对于未知和失控的焦虑,或者因为中层手中过剩的研发资源无处释放,也有可能是一个员工为了完成自己KPI的简单考虑。

而在创业领域,流寇主义更加盛行。很多创业公司眼无旁骛地狂飙突进,把所有的能量都聚集在到达下一个里程碑的目标上,不成功融资,则关张成仁。

创业流寇主义的特点就是顺风时发展极快,但是一旦受挫,就是一溃到底,中间一点滞碍都没有。作为流寇的代表,黄巢非常典型——起兵6年后就占领长安,但最后因为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在一波唐军的反击下,兵败如山倒,3年后身死狼虎谷。

什么是创业公司的根据地?模式不是,文化不是,只有技术和用户才是。

在前段时间钛媒体·边缘创新大会上,XCOR公司创始人和首席试飞员讲了他们的故事,这样一群聪明人在沙漠里一蹲就是16年,去研究火箭发动机的重复启动技术。他们也会遇到现金流紧张的挫折,但因为有核心技术,总能耗到翻身的一天。

在这个快速变换的市场里,很可能最后活下来的,是那个开始比较慢的公司。

(本文来自BT传媒·《商业价值》杂志6月刊,网络独家首发钛媒体,作者刘湘明,为《商业价值》出版人兼主编)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