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微博、蚂蚁金服和阿里巴巴,“城市服务”可能是一个好机会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IT
  • Post comments:0评论

智慧城市

 

阿里巴巴和新浪微博在尝试把城市服务打造成“互联网+”的一个样板。

4月22日,蚂蚁金服、微博联合阿里巴巴共同发布了“互联网+”城市服务战略,试图合力打造一个开放、动态、协同的“社会化城市服务体系”,为各地政府提供“智慧城市”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满足市民需求、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政府可以通过接入“城市服务平台”打造手机上的“市民之家”。

什么是智慧城市?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委员会副主任汪玉凯教授在发布会上介绍了“智慧城市”的愿景。他提出,“智慧城市”的基础必然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城市系统的感知、反应能力,而本质归根到底还是要“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

打造“智慧城市”,一方面旨在提高市民的便捷感、安全感、对城市的认知感、亲和感、公正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城市政府的治理能力。

支付宝和新浪微博均推出了承载“满足市民需求”功能的产品。事实上,很多支付宝用户对其APP内置的违章提醒、水电煤缴费等生活服务并不陌生。同样的,支付宝在其APP内增加了“城市服务”的入口(如下图),市民通过这个入口可以一键享受多重特色服务,比如图书馆服务、甚至预约结婚登记。未来逐步接入的服务还将包括政务查询、社保查询、交通车辆、医疗教育、电子政务等。

城市服务

目前该产品已经在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宁波、南昌、青岛、太原等首批12个城市上线。蚂蚁金服国内事业群总裁樊治铭称,城市服务平台今年将在全国50个城市上线,有望覆盖1亿市民。樊治铭还表示,

“智慧城市不是简单的政务上网,而是会成为一个新的产业链生态,孵化出成千上万的创业公司”。

 

合作三方的资源优势

政务服务一直难以全面的互联网化,就是因为其复杂性和区域性特征。而微博、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三家企业的联合,一旦将三方资源打通,将有效的解决流量、支付、技术支持等问题。

先看流量入口:支付宝钱包有2.7亿活跃用户,手机淘宝有2亿以上的月活跃用户,微博有1.79亿以上的月活跃用户,这三个入口将带来大量的用户。总结来看,三家企业拥有亿级流量入口。

政府服务能力:在这方面微博有天然优势,微博的强交互性非常有利于市民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据人民日报和微博联合发布《2014年度政务指数报告》显示,2014年经过新浪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30103个,较前一年增加了近三万个。在产品方面,微博推出“粉丝头条”版块,对于城市突发事件快速告知预警;推出公共信息推送平台,向微博用户直接推送突发的重大事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推送,信息准确率近100%;支付宝基于其便捷的支付功能,也开通了“城市服务”,它在民生缴费方面有优势,2014年民生缴费覆盖27省361个城市的8642万人次;而淘宝,可以把服务变得像商品一样,可以在线购买、支付。这三个公司在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方面都可以有作为。

支付能力: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是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是中国最大的实名网络平台,拥有超过3亿的实名用户,这在支付与信用保障方面,优势还是非常突出的。

技术支持:这一切服务的基础是阿里云。目前阿里云战略签约了13省。在应用方面,基于阿里云,可以打通部门应用间的业务流,提升服务效率;在数据方面,阿里云保障了“查之即出,出之即准”,还能帮助城市搭建大数据平台。

 

基于分工的协作

正是资源优势不同,合作三方在这场宏达构想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据了解,未来蚂蚁金服将在支付、信用、城市服务发挥作用;微博主要在政务服务方面发挥作用;阿里巴巴主要是基于淘宝的城市服务,以及基于阿里云的技术支持。

从这个带有公益色彩的项目中,三方可以从中获得什么?前面说到三家都拥有亿级流量入口,而他们的城市服务,直接参与方是各地政府,覆盖的是当地所有市民。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上线,以及随着服务功能完善依赖性越来越强,将有越来越多的流量进入这三家的平台。流量可以变现——这是第一个好处。

而对于蚂蚁金服,城市服务可以转化出更多“消费者”,更多人使用支付功能,实名制也促进支付,促进城市服务,这三个功能加起来,良性循环,钱就在支付宝里流通起来了。

对于微博而言“政务服务”早就是其特色之一。随着微信的崛起,朋友圈带走了大量的分享流量,微博的地位虽然不至于动摇,但急需找到自己的更多价值。开通一个政务微博,将带来这个政府部门所辖的大量居民成为新用户。而且随着政务微博服务质量的提高,用户对微博的粘性会得到很大提高。

阿里巴巴能否在战略中发挥效率,取决于阿里云服务可以在里面发挥核心的作用。除了帮助城市搭建大数据平台,打通部门间的信息孤岛,还可以借此机会将服务范围延伸到更多城市。而淘宝在原来以购物为主的基础上,增加城市服务功能,也是名正言顺的。(本文独家首发钛媒体

(关注更多钛媒体作者观点,参与钛媒体微信互动(微信搜索“钛媒体”或“taimeiti”))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