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课型”的中国互联网现状

中国每天新增的手机支付用户数可能是美国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我虽然没做调查,但是我估计这个倍数一定也是高于中美人口比例(13亿:3亿)。这也就是说中国的互联网化速度是高于美国的。中国的互联网发展速度极快,可是又有很多基础并没有(包括网民基数、素质,行业基础等各个方面),所以我用“补课”这个词来形容现在的情况。

今天在这里提出这个概念——“补课型”的中国互联网——是希望借这个角度讨论一下中国的互联网现状,从而对创业者们有所帮助。

如本文开头描述的一样,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和整个行业都在快速的发展。可是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基础设施不足(尤其是用户不成熟),导致企业要花很大代价教育行业、用户,很多人会抱怨这种情况,其实本文的观点,恰恰是这种状态,才诞生很多的机会。

举最简单的例子,离我们最近发生的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之争,让几乎所有的出租车司机成为了“有效”的智能手机用户(“有效”是说不是只用手机打电话的用户),还教育了用户手机支付的习惯。就在这刚刚过去的一年内,手机支付的用户数、频率都应该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前两年的团购则培养了用户使用O2O服务的习惯,在之前则是淘宝、京东培养了用户网购的习惯,而在之后,互联网金融则培养了用户在线理财的需求……

这是本文的第一个观点,中国互联网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每个浪潮都在教育出一批新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用户,或者培养出新的习惯。

滴滴、快的打车是靠巨头支撑才有实力做出来,并且教育了一大波用户使用手机叫车、支付,还让司机们用上了智能手机;上一波的团购、互联网金融则是靠全行业“百团”各个网站以及背后的VC一起用泡沫砸出来的,也教育了无数用户。这些行业的浪潮背后,支持的资本的实力在不断加大。滴滴快的战争中,烧掉的补贴费用是团购、互联网金融都比不了的,所以滴滴快的的用户增长也是可以说前所未有的。

这是本文第二个观点,谁能有实力、有资本给行业“补课”,谁就能做到足够的规模,这种速度是比一般的公司都会快很多的。

上述这种情况在成熟市场(比如美国)会相对较少,因为他们大部分用户可能已经用上了Paypal或者信用卡,格局早已经形成,去改变已有的客户习惯是很难的。美国的创业公司在做一些创新的时候,往往条件都是具备的,比如用户都有信用卡等等,你要做的是创造一个新的场景把用户带进来。而在中国,你要做一个公司,真的是很多东西都要从头做起,甚至还要去教用户如何使用手机支付——当然现在在变得越来越好。

中国市场为什么可以支撑这种补课型互联网模式?因为跟总人口比,现在的互联网服务的普及度其实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美国这类成熟市场,非纯创新的模式靠砸钱是很容易到想象力的天花板的;而在国内,现在砸钱补课就是意味着按照你的意愿培养按照你的习惯、属于你的用户。就算支付宝已经有3亿用户(数字是意思一下并不准确),微信支付可以再做3亿用户,即使这样,6亿用户也远远没达到人口数量这个天花板。

而部分的VC大佬们也对这种方式开始认可和接受。以前互联网公司融资后,烧钱更多的是从公司需求出发,把钱花在市场等方面,烧钱的规模其实也跟美国同阶段公司比起来可能大多数都是更小的。而其实中国市场的天花板比美国更高,因为人口基数在这,现在创业公司的融资额很多已经赶上甚至超过美国同类公司,未来我认为只会更高,而他们中的一部分则会通过烧钱教育用户来获得规模。到时候来回顾,今年可能就是一个转折点。

这是本文第三个观点,跟总人口比,中国的互联网还处于早期,有足够的空间给“补课”模式生长。而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开始越来越能支撑这种玩法。

中国的互联网在快速迭代,我们36氪也是一个“补课型”模式,我们教育了很多互联网创业者,通过“氪加——创业融资平台”让创业者们融资没有后顾之忧——完全免费,通过氪空间的颠覆模式让创业者认识了现代的“孵化器”——完全免费,当然也通过36氪这个创业领域最大的媒体让很多人了解了创业融资——完全免费。公司的规模也从最初成长到现在的行业绝对第一,这一切也只是三年。

说到这里,这种“补课型”这个互联网现状其实大概说完了。对创业者而言,要掌握这种行业的特征,去思考哪些行业还要“补课”(教育用户接受一个新的服务)。比如能查看餐馆、银行排队情况的APP或者硬件,是我们很多人的需求,之所以之前一直没人做规模来,是因为没有大资本支持的玩家进入,有实力把“课给补上”。如果你有足够的实力,想到了类似的需求、机会,不需要考虑的就是中国人口的天花板,那撬动这类机会获得快速成长的可能性更大。

本文说的“补课”,其实是指创业公司帮助市场补课,比如迅速教育出一批手机支付用户、比如教育出租车司机用智能手机。用36氪其他同事的建议,这里不叫“补课”,叫“填坑”可能也更容易理解。

最后总结,去思考哪些机会应该被满足还没有被满足,用“补课”的魄力去撬开他——这是最快的互联网增长模式。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自 36氪


36氪官方iOS应用正式上线,支持『一键下载36氪报道的移动App』和『离线阅读』 立即下载!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