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一个阅读界的Pinterest

Pinterest这样的剪报式图片社交网络在中国并没有一个类似体量的样本,不过 “文字阅读”版的呢?“品读”大体上讲就是这样一款产品,产品在结构上可以拆解为Flipboard+Evernote+Pocket,内容上侧重各种“无用之用”的文章,采用的是卡片式设计。

该项目正在氪+挂牌融资

首先它是一个内容的聚合平台,将各个Source的内容抓取过来并对阅读体验进行优化(文、图、视频效果都不错),比如重新排版、内容去重等等;不过跟单纯的聚合平台不一样的是,“品读”发动了UGC的力量对文章进行二度筛选,以某一主题编辑成“本子”,对Pinterest而言就是收集在不同的面板里;而其它用户可以“订阅”某一本持续关注相关兴趣点的内容。此外,“品读”还有类似Pocket的Web端文章收藏功能,这显然有利于用户能把更多Source的好内容引入到“品读”上,这跟Pinteretst让用户把站外的精美图片导入自己平台上是一个道理。

长期来看,“品读”收集的是广大用户的兴趣图谱。没错,像所有的内容消费平台一样,“品读”也会根据用户的喜好推荐相关的本子,根据用户外站文章的收藏,它也能捕捉到用户兴趣点的转移在推荐上有所调整。

其实人们剪报、收藏明信片、唱片都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在Living Digital的时代相应的具体形式会有所演化,有些读者应该已经注意到前些时候Pinterest已将触角伸向音乐内容的发现和分享,保不齐未来会有视频—这意味着下一代的视频聚合平台可能会是下一个兴趣图谱的产物,不过肯定在UE/UI上更加讲究。这也是“品读”未来努力的方向。

就赢利模式而言,应该就是原生广告了,毕竟Banner式广告越来越不合时宜了,Pinterest的广告也要得像精美海报一般。此外,这个广告的分发模式很有意思,长期来看,如果一个用户编辑的本子订阅量足够大的话,它就可能是中间的利益分成者,等于说UGC的无素已是摊平了整个广告平台,当然媒体本身也可以认领、或创建自己的本子参与分成。

从“品读”的例子我们也能再一次验证,Buzzfeed节操精选什么的都在以非媒体的方式做媒体,或是监测技术,或是UGC,再加上一些Human Algorithm,不直接生产信息的公司编织出了一个隐藏了兴趣点的信息网络。

从核心团队的背景来看,“品读”团队应该是个技术派,其联合创始人徐屾屾、查毓鹏之前曾在Sun中国、微软和Intel中国、AOL任职,公司各项技术皆为自己开发,比如对中文内容的识别分析、搜索、各个平台设备上的内容实时同步等等。该团队共有20多人现在。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自 36氪


36氪官方iOS应用正式上线,支持『一键下载36氪报道的移动App』和『离线阅读』 立即下载!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