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荐书】与机器赛跑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IT
  • Post comments:0评论

住在悉尼市郊的黛茜今年37岁,在一家保险公司的呼叫中心工作。过去10多年里,她的这份工作做得很平稳:每天按时上班,接起顾客打来的电话,不管是询问投保条款还是咨询理赔事宜,她都能对答如流。接起电话,按照烂熟于心的产品手册帮顾客解决问题,听到顾客说“谢谢”然后挂上电话,这份工作让她觉得一切井井有条。所以,她没想到自己会被公司解雇。

黛茜不是唯一被解雇的员工,她和几十个同时被解雇的呼叫中心的同事所怀有的疑问也绝非罕见:当经济形势已经从前几年的不景气中逐渐恢复,自己的雇主还宣布斥资数亿澳元建设IT系统,为什么自己还会失业?

美国劳工统计局的一份数据显示,从2008年起,以人均GDP为指标的美国总体经济已经开始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复苏,然而以家庭收入中位数为指标的“普通人收入水平”却仍在一路下滑。事实上,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尽管总体经济大势仍然保持上升,美国的普通家庭收入却呈现下降趋势。宏观经济的繁荣没有带来绝大部分普通人生活的改善,如果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这样奇特的景象。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情况?《与机器赛跑》的作者们认为,答案是机器——尤其是计算机——在取代普通人的工作。经济的繁荣不再与高就业率相关,因此普通人享受不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人类与机器的竞赛并非自今日始。据说19世纪有位叫约翰·亨利的铁路工人不服自己的工作被蒸汽机取代,于是要求与蒸汽机比赛往岩石里打桩。结果亨利赢了比赛,却因为心力衰竭丢了性命,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尝试跟机器比拼体力。正如《与机器赛跑》的两位作者所说,这是一场人类赢不了的比赛,计算机终将取代大多数现在仍由人类完成的工作,而人类必须学会与计算机协作并发挥自己的特长。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机器赛跑》这个标题译得并不十分贴切,因为作者讲的并不是如何“赛过机器”,而是如何“与机器组队配合赛过其他队伍”。

两位作者指出,人类的特长在于复杂的、涉及情感的交流,以及复杂的模式匹配和创造性的思维。然而与一些乐观主义者不同,两位作者并不认为人类自然而然地就会具备与计算机协作所需的那些能力——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能看到,信息碎片化、深度阅读与思考的失位、电脑和手机对人际交往的侵入……信息技术不仅没有增强、反而在潜移默化地弱化人们进行复杂交流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阴谋论者简直可以就此写一篇科幻小说,谈论觉醒的硅基生命如何逐步奴役人类了。

在较短时间内让绝大多数普通人具备与机器协作的能力,教育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两位作者也表达了他们对现行教育体制的忧虑。

首先,教育必须给人们传授那些非机械化的、非重复性的、涉及情感与创造性的技能,因为只有这些技能才是不可被机器取代、因此在下一个时代仍然有效的。以中国人常引以为豪的数学教育为例,现在学生们从课堂上学到的多是“执行算法”的能力而非“设计算法”的能力,而前者恰好是计算机的长项,后者才是人类可能与计算机展开合作的领域。诸如此类的教育思路与方式若不及时改变,在一两代人之后人类被机器广泛取代绝非危言耸听。

比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更严峻的挑战是教育的不均衡与不平等。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场知识偏向型的产业革命:掌握必要知识与技能的人与机器协作如鱼得水,不具备这些知识与技能的人则连出卖劳动力的机会都被剥夺。教育的不均衡与不平等则会加剧阶级的分裂并使阶级固化——看着城市里的孩子在接受英语电脑人文艺术全面覆盖的素质教育,乡村小学和农民工子弟校却仍在为语文数学课犯愁,这种阶级分裂与阶级固化的迹象已经近在眼前了。

是以,尽管讲的是美国的事情,尽管看来还有点科幻色彩,这本《与机器赛跑》绝非离我们千里之外的天方夜谭。与机器的赛跑已经全面展开,而这场竞赛究竟会以何种方式落幕,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认识与行动。

【熊节/文,ThoughtWorks咨询师】

(关注更多钛媒体作者观点,参与钛媒体微信互动(微信搜索“钛媒体”或“taimeiti”))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