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的玩法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IT
  • Post comments:0评论

上一篇专栏最后提到了众筹,但我没有细说。作为一种体验,我尝试了一次众筹项目,有一些体验。

众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其一为筹资,其二本质就是“预售型团购”。在国内,相对而言,后一种政策性风险小,有大量的众筹项目,其实属于第二种。预售性质的团购,有已经有产品的,还有没有产品的。前者大致属于一种推广手段,后者,才会有更有趣的玩法。

我的众筹项目是预售一本书,定价比较高,16-20万字的书,我定了100元——虽然是所谓作者签字的精装本,还是比较贵的。这个众筹项目蒙友人支持,大致到目前卖了200本左右。作为一个项目发起人,我时下一个非常急迫的需求是:我迫切想和这些买书的人联系。联系做什么呢?发送一些可以独立成章的章节,作为一种类似福利的先睹为快,更重要的是,请他们指正。

抽象地来说,我是在打造一个产品,在预售阶段,不断放出所谓的“测试版”、“预告片”,小范围地请用户参与陪审、打磨,这个过程,他们已经成为了产品制造团队中的一员,而不是仅仅只有我才是产品的生产者。当然,最终我会在书中对提出宝贵意见的“粉丝们”一一致谢。

在产品经理这个行当里,有所谓“高保真测试原型”和“用户陪审团”的说法,打造互联网产品——由于是软件生产,高保真测试原型变得很容易实施,有了这个原型,在正式进入开发过程前,邀请一部分用户前来测试,提出建议,会有效地节省后续开发中颠来倒去的无用功。但寻找用户陪审团看似简单,实则耗时耗力,既要避免“产品经理观光团”这种情况出现,又要找到的确有需求的这批人。有很多小团队的产品设计,压根就是没有这两个环节的——注意,这两个环节,在产品正式开发之前。

预售性质的众筹,至少可以满足这样三种需求:市场反应、推广以及一批可成为陪审团的用户。这些用户既然下单购买,意味着他们有着强烈的兴趣,邀请他们加入到你的产品生产中,会得到很多宝贵的建议。这个做法,其实也不算多稀奇多创新,小米就是这么玩的。而如果审视我这种友人所戏称的“互联网写书法”,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网络文学这种长篇连载,有很深的烙印:作者通常会更结合读者们的评论反馈,来修正自己未来的写作。

于是,众筹平台作为一个连接项目发起人和预先买单者的通道,就很可以在这上面做点文章:提供服务工具。今天是一个社交时代,很多创业项目都在琢磨社交,而在我看来,为社交而社交,已经遭到用户厌烦,而这种为了一个共同的项目打造,发起人和买单者之间的社交,是很自然的事。

众筹是可以附带上社交因子的,而就趋势而言,能切实融入社交因子的项目,总是有其生命力的。众筹才刚刚开始,这个领域,是会很有些机会的。但如果仅仅是着眼于如何帮助发起人找到更多的买单者,这种导流量的事儿,不是不需要,却不是众筹的全部。

—— 创业邦 供稿 ——

转载说明:

1、本博客文字,除特别注明外,均为本人原创,可以自由转载,谢绝长微博形式转载;

2、转载时请注明本人大名,魏武挥,不是魏武辉,不要搞错。

3、转载时请保留此段:本文由扯氮集博主魏武挥原创撰写,欢迎于微信/网易云阅读/腾讯新闻客户端中搜索ItTalks以订阅公众账号,或于搜狐新闻客户端科技频道订阅“魏武挥”

Copyleft © 2013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注意:转载勿改标题!

ItTalks — 魏武挥的Blog (digitalfingerprint:fc4f8fc31f70097eea4b780b13146415)

欢迎 关注我的微博

欢迎 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ittalks

欢迎 于搜狐新闻客户端中订阅“魏武挥”

发表回复